降雨量100毫米是多少 降水量100毫米严重吗


7月13日晚,阴云笼罩长春上空,一场暴雨席卷而来,打破宁静的夜。持续的闪电使许多市民惊悸不安,此消息迅速在朋友圈中传播开来,成为热议的焦点。随后不久,新一轮的降雨再度来袭。

据吉网、吉刻APP记者从吉林省气象台获取的信息显示:受低空切变影响,预计从7月19日至21日,吉林省将迎来明显的降雨天气过程。其中,主要降水时段集中在19日夜间至20日。长春南部、四平东部、辽源及吉林大部分地区将出现暴雨,降水量在80~130毫米之间,最大降水量可达180毫米以上。而长春北部、四平西部等地区也将有大到暴雨的天气,降水量为40~80毫米。此次降雨过程还将伴有雷暴大风、雷电和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

关于百毫米降水的含义

在气象学中,规定24小时降水量达到50毫米或以上即为暴雨。其中又分为三个等级:暴雨(降水量为50~99.9毫米)、大暴雨(降水量为100~250毫米)以及特大暴雨(降水量超过250毫米)。这些降雨等级不仅影响农田和水资源分配,而且当遭遇特殊地形或低洼地带时,会带来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当暴雨水量的具体数字转化到更具体的生活感受上时,可以这样想象:以均匀速度分布在一天内给予人们感受的是绵绵细雨,若降水量以快速的形式出现则意味着剧烈天气现象的发生。

近期暴雨与历史数据的对比

从7月13日至14日,吉林省中部地区遭遇了大规模的大暴雨。根据综合气象、水文等监测数据统计,全省有多个站点记录到特大暴雨和大量大暴雨事件。特别是长春市在当日的降雨强度堪称历史罕见。据长春市气象台的数据显示,此次暴雨的降水量远超长春市平均年降水量。

这种强降雨不仅在当地引发了洪水灾害,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近期频繁暴雨的原因探讨

据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杨学祥教授解释,频繁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气候造成了显著影响。这些气候异常与全球暖化有关联。尤其是在某些时期,如过去几年的超强厄尔尼诺现象时期(如2014-2016年),它导致了一系列的气候异常事件的发生。

对于暴雨的形成机制来说,除了充足的水汽来源和气流上升运动外,大气层结构的不稳定性也是关键因素之一。在波动和涡旋的地区,由于水汽的快速集中和气流的运动不稳定性,常导致暴雨的形成。

暴雨带来的危害

暴雨作为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长时间的降雨容易导致积水、洪涝等灾害的发生。特别是对于低洼地带和易受洪水侵袭的地区来说更是如此。它还可能对农田、基础设施、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暴雨天气的出行指南

在面对连续的雨水天气时,我们应提高安全意识并学会保护自己的技巧。当暴雨来临时,寻找地势较高的安全地带避雨至关重要。避免接触或靠近任何可能带电的物体以防止触电的发生。

在暴雨中行走时不要贸然涉水前行,特别是在路面出现积水时更应谨慎。避免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以防雷击。同时保持对外界环境的警惕性以便及时应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如泥石流等。

记者:吉网吉刻APP贾子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