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无奈牡丹何作者 牡丹惊艳世界之美


唐/罗隐

罗隐,唐代著名诗人及道家学者,生于公元833年2月16日,逝世于910年1月26日,字昭谏,浙江杭州人士。

在唐代盛世之际,罗隐展现了他的才情。尽管他历经七载却未能考取进士,然而这并未掩盖住他独特的诗歌风格。其咏物诗往往饱含深情,而《牡丹花》正是其代表作之一。

《牡丹花》

这首诗以其绝妙的构思和深邃的哲理思考赢得了后人的赞赏。

首句“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表达了牡丹与春风之间不解之缘。仿佛是春风特意眷顾,绛罗般的花瓣在春光中显得格外壮丽。

随后的“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更是对牡丹的绝美之态进行赞美。若是牡丹能言语,那其美貌足以倾国倾城;即使是无情之物,也令人心动不已。

“芍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一句中,罗隐将牡丹与芍、芙蓉进行比较。这突显了牡丹的尊贵地位,而芍与芙蓉在牡丹的芳华面前显得黯然失色。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生”引用了韩愈的故事来表达对人生的感慨。韩愈虽功成名就,但终究未能超脱世俗,错过了牡丹花所寓意的超脱尘世的良机。罗隐借此感叹人生的遗憾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牡丹花》不仅展现了罗隐的诗歌才华,更传达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他以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刻的哲理思考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