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儿子们 乾隆有几个兄弟
历史爱好者常常戏谑提及赵廷美,称其为史上最为“别致”的弟弟。赵匡胤、赵匡义、赵匡美三兄弟,原本同属“匡”字辈,但当大哥赵匡胤登基为帝后,为避讳改换了名字。为尊者讳,这是等级制度的铁律。
在历朝历代中,帝王的名字无疑是最大的避讳。唐朝的,虽然单字不避讳,"世民"二字连用时才会规避,但原本的“民部”却因皇帝的名讳改成了“户部”。而明朝的皇室则显得较为宽大,其兄弟们无需因为皇室的名讳而改换名字。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的情况。在雍正帝继位后,他的兄弟们的名字中的“胤”字被改为“允”字,唯有十三弟在去世后得以将“允”字改回为“胤”字。这一奇特现象源于康熙朝之前的满族皇子取名并没有统一遵循字辈传统。故此,雍正是首位面对这一避讳问题的皇帝,也希望以此突出他的威严与正统性。
康熙之后,皇子的名字都采用了统一的字辈来命名,这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皇帝的权威。而乾隆皇帝的继位标志着其后续开始区别于其他时期。不同于其父雍正的严格避讳,乾隆皇帝对此则显得较为豁达。他认为,与其让众人因一人之名而改名,不如只更改一人之名以避免大范围的避讳。
乾隆之后的嘉庆、道光等皇帝在继位后,都采取了类似的策略,即只更改新任皇帝的名字以避免避讳的繁琐。而到了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时期,已彻底取消了皇帝名讳的避讳制度。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少一笔”避讳法一直沿用至今。
从清太宗到清末,不同皇帝的避讳各有不同,其中蕴历史的变迁与皇帝们不同的理念。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等级制度的痕迹逐渐淡化,皇帝的威严也不再是唯一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