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方知有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是什么意思


今日暴雨如注,雨后初霁,彩虹依旧难觅踪迹。我缓缓拉开窗帘,透过那光影的缝隙,目睹窗外清新的风景,聆听鸣鸟的啾啾之声,终于得以静心独处。书房内,我整理着书架上的书籍,翻阅着一页页的诗篇,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

因缘际遇中,我再次翻阅了《人间词话》,其中所推崇的王国维之言,让我心生敬意。于是乎,我如痴如醉地研读起诗篇来。读诗品词,理应从高人处学起。

在阅读的引导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斯人如彩虹般绚烂,遇见之时方知其宝贵。彩虹可遇而不可求,遇见之时才知晓其美丽与惊艳。正如词中所言“彩虹易散琉璃脆”,唯有真心去欣赏、去品味,才能领略到其真正的价值。

或许是因为长期跟随蒋勋老师研读《红楼梦》的缘故,我的文学感知能力得到了提升。与巨人的肩并肩,看得更远更细,品得更真。这就像普通的葡萄在汪曾祺的笔下,瞬间显得味道与涵养都不同凡响。

此位读书者学识渊博,皆通晓。他如同一位大词诗人的粉丝与读者,每当读到佳句妙语时,虽不依赖千字长文,只言片语便能揭示其深意。

对于许多诗篇——无论出自秦少游、欧永叔、晏同叔还是苏东坡之手——虽然我早已耳熟能详,脱口而出,但如今却有了另一番领悟。他对冯中正的推崇更是显而易见。的确,“境界”一词便是他解读诗词的起点。从这一角度再品读诗词,我曾数次感动得泪流满面。

当我读到他引用的梅尧臣的词句时,“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此情此景立刻让我想起了家中摄像头下夕阳西下、父亲独自抽烟的画面。我出生在梨树丛生的地方,小时候农活之后便喜欢坐在小板凳上观赏远处的夕阳与村居的炊烟。那时的我向往着逃离山村,如今却怀念那时的一切,意识到自己再也无法回到那个地方。这让我想起了一首自勉之词:“泪目之境”。

想起了鲁迅所言的“悲凉之雾遍被华林”,这繁华的盛世中、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虚假的欢乐随处可见时我却越发喜欢默默后退而非前行。最初遇见这位学者是在2009年北京的国际学术会议上我独自漫步在清华园中偶然发现了他的故事与成就被刻在一块石雕上。他的名字“王国维”与水木清华之景相映成趣深深刻在我心中。

十一年过去了我在学习与生活中从未停止过对“觉悟”的追求也许那次的游览让我对这一切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他第二十六则的著名三境界在我阅读原著时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在三十六岁生日这天以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来激励自己。

直到今天我才真正理解了他的三境界或许这只是我对他的浅显理解而已。三境界之说自古以来便为文人墨客所津津乐道从“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再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每一境界都蕴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

我虽未敢以狂妄之言解读这些大词人的作品但在阅读时仍感面红耳赤只好以粉丝的身份引用这些话来激励自己而已。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这三句话分别出自晏殊、柳永和辛弃疾的词作之前在自然农场见到蝴蝶和小女的趣事也让我想起了这段学习的经历。

第一句出自晏殊的《蝶恋花》让我回想起那日在花丛中飞舞的蝴蝶第二句柳永的《凤栖梧》则让我想起了求学路上的磨练与坚持哪怕人憔悴也终不后悔第三句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则是我引以为自勉的一句话它让我想起了陶渊明的诗句以及宋朝这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众多大词人创作的优美词句都成为了我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