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定义 道德的概念是什么


一、品德的内涵与心理构造详解

1. 品德的界定

品德,简而言之,是个体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身行为时所展现的稳定心理倾向与特征。它不仅是个人思想与行动中社会道德规范的体现,更是其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2. 品德的心理构造分析

品德的心理构造主要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方面构成。

(1)道德认知

道德认知是对于道德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知,是构成个体品德的核心。它是个体道德行为的基础,为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产生提供依据。道德信念的形成依赖于深刻的道德认知。这种信念推动个体产生道德行动,展现其坚定性,它是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因素。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人对于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内心体验。它源于人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憎、喜恶等情感体验。德认知与道德情感成为推动个体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它们就成为了道德动机。这种动机直接驱使个体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

进一步细说,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包括:

直觉的道德情感,即对具体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所引发的情感。

想象的道德情感,即通过想象道德形象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的道德情感,即以明确理解的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基础的情感体验。

(3)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控自身行为,克服内外困难,以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过程。它实际上是道德观念的能动作用,是个人通过理智权衡解决道德生活中内心矛盾、支配行为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帮助个体排除内部障碍和外部困难,坚决执行由道德动机引发的行为决定。

(4)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品德形成的最终环节。它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个体对他人和社会展现出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作为个体道德认知的外在表现,它是实现道德动机的重要手段。稳定的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的重要标志。其中,既包括掌握道德行为技能,也包含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二、教育实例与品德培养

在2019年上半年的教育考试中,有一道题目涉及了小龙的行为案例。小龙明知乱扔纸屑是不文明的行为,但难以自控。这反映出小龙在道德意志方面的薄弱。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培养其道德意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