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八大怪 陕西八大怪顺口溜
陕西的独特风情:十怪之谈
在陕西,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面条像裤带,锅盔像锅盖,辣子是道菜,不做蹲起来,帕帕头上戴,房屋半边盖,姑娘不对外,碗盆混用常态,泡馍大碗卖,唱戏吼起来。”这里凝结了陕西人的生活习俗与文化特色。
一怪:吃面的讲究
关中人爱吃面,偏爱硬面、宽面。他们喜欢将面揉得光滑、劲道,再配以油泼辣子,大口大口地吃进肚里。这样的面就是biangbiang面,据说这个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这种面的宽度可达二三寸,长一米左右,厚如,薄如蝉翼。对于饭量大的关中人来说,吃个八两一斤不在话下;而对于饭量较小的朋友,吃上一根就已足够。
二怪:锅盔的制作
锅盔在陕西是一种特色食品。制作时面要和得硬些,加入少量的盐和料粉,用粗擀面杖揉压后,置于平底锅上翻烙而成。做好的锅盔外脆里酥、麦香四溢,放置数月也不会变质。乾县锅盔尤为有名,常在展会上展出。据闻,锅盔起源于唐朝,修筑乾陵时因做饭耽误工程进度而诞生。
三怪:辣子的地位
谈及陕西人吃辣子,尽管四川、湖南、云南等地以辣闻名,但在陕西,“油泼辣子”却被视作一道正经的菜肴。它以热油泼香而成,声音滋啦啦作响,色泽红亮,香味扑鼻。刚出锅的馍掰开后,挖一勺油泼辣子,几口馍便下肚。
四怪与五怪:碗盆难分界、泡馍大碗售
陕西人吃饭喜欢用大老碗,这种碗往往比盆还大。碗盆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在许多农村地区,邻里间常端着自家的碗就近围坐一起吃饭。而泡馍则是西安的一道特色美食。用大老碗盛装的牛羊肉泡馍堪称“天下第一碗”,馍为饦饦馍、肉是大片肉。吃泡馍时需自己掰馍,小伙子饭量大,不端个老碗可不够吃。
除此之外,陕西的泡馍还分为四种口味:干泡、单走、口汤和水围城。年轻人在享受这一美食时往往食量惊人。你能吃几碗这样的泡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