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以修身中以的用法 静以修身的修身是什么意思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曾言:“贤者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话蕴古人的修身之道。
即便在今天,这份古老的智慧仍然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
不可否认,我们现今的生活节奏快速且充满浮躁,人们往往急功近利。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古人的已与时下的大环境脱节。
诚然,某些古老理论的确存在些许与时代不符的元素。但社会在不断进步的也孕育了许多璀璨的思想。这其中不乏值得我们深入体会和应用的智慧。
很多时候,并非理论本身过时了,而是我们在匆忙的生活中未能深入理解古代文化。更有甚者,一些出版物对古书的解读不够负责,望文生义的解释方式让我们对古典文化产生了误解。
心之修于静,德之养于俭。这两句话道出了修身的精髓。
静,是修身的首要之道。
若内心被繁杂的念头所困扰,便无法冷静地判断是非。唯有心无旁骛,方能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
静心,即是破除各种私欲的束缚。
人的本心如同一张纯洁的白纸,但一旦与外界接触,便容易受到诱惑。久而久之,人们会逐渐迷失本心。
失去本心的人,即便身处物质丰富的环境中也难以感受到真正的快乐。
唯有保持内心的平静并坚守本心,方能免于被外界的诱惑所左右。
古语有云:“孟母三迁”,意在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这表明一个懂得修身的人能够敏锐地感知环境的污染并适时远离,从而避免被不良环境所影响。
节俭与德行相辅相成。节俭可以控制我们对物质的欲望,而德行则要求我们按照规矩。生活中导致我们违背规矩、背离本心的往往是我们对物质的过度追求。
若一个人对物质的欲望过于强烈,便可能突破道德底线去追求物质利益。
节俭养德是一种深层次的修身方法。当一个人淡泊名利时,便失去了违背道德的动机,自然能够保持本心。
《道德经》中言:“不重难得之宝物,使民无盗窃之心;不显可欲之物,使民心不乱。”
对于难得的物品不视其为贵重之物,便不会因其贵重而产生偷盗之心;不展示能引起欲望的事物,的心便不会被扰乱。这同样是一种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修身方法。
那些能做到“淡泊名利”的人与那些热衷于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相比,并非前者就天生高尚。而是因为他们看淡了名利,减少了名利对他们的本性的扭曲。
愿我们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并坚守本心,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干扰,这样才能始终如一地走好人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