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行歌古诗 《长歌行》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与元稹并称“元白”,其诗作情感真挚,语言平易近人。他的生活与创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白居易生于一个官宦家庭,自幼聪慧好学。在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后,他踏上了仕途之路,开始了自己的生涯。他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左拾遗等职,因敢于直言进谏,受到唐宪宗的重视。由于他坚持正义,得了,曾被贬为江州司马。

白居易的诗歌主题广泛,从、社会到自然、情感都有所涉及。他的思想主张具有进步性,提倡文学应当关注现实生活,反映的心声。他的这一观点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白居易晚年退居洛阳,继续创作诗歌。他的诗作风格简洁明快,语言质朴自然,深受后人喜爱。在白居易的五首诗中,《池上》、《问刘十九》、《村夜》、《夜雪》和《遗爱寺》各具特色,展现了诗人不同的心境和情感。

01《池上》

描述了一个小孩偷采白莲的场景,通过简单的动作描写,塑造了一个活泼好动、好奇心旺盛的小孩形象。诗中“小娃撑小艇”的生动画面,让人感受到夏日的乐趣和童真童趣。

02《问刘十九》

创作于白居易晚年隐居之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珍视。诗中通过“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等意象,构建了一幅温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温暖生活的向往。

03《村夜》

描绘了深秋乡村夜晚的宁静与凄清。通过“霜草苍苍虫切切”等描写,营造了一种冷清的氛围,而“月明荞麦花如雪”的画面又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亮色。

04《夜雪》

反映了白居易在寒冷雪夜中的孤独与寂寞。诗中通过触觉、视觉、听觉等多个角度,展现了夜晚下雪的情景,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情。

05《遗爱寺》

描述了诗人在遗爱寺游玩时的所见所闻。通过“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等动作描写,以及“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的描绘,展现了周围的自然风光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白居易的诗歌以其平易近人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他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的心声。通过了解白居易及其诗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