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平上去入和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四声五音吟诵法
四声,即汉字的四种音调: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五音,指华夏音乐中的五种基本音调。这种吟诵法源于古代,通过将汉字的四声与古代五音相配,可以顺畅地读书哼诗。这是一种高雅实用的文人书斋和书馆吟诵方式。
平声字(包括阴平和阳平),常配以宫音或商音(简谱音1或简谱音2)。上声字则配以徵音(简谱音5)。去声字配羽音(简谱音6)。而入声字则配以角色音(简谱音30,发音短促且带有休止)。
以唐代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为例,将四声与五音进行具体配搭,如“客路青山外”的“角”字为入声,对应角色音,“行舟绿水前”的“前”字为平声,对应宫音或商音等。此法在吟诵近体诗词时,能使诗词更具音乐性和韵律感。
再以宋代李清照的《声声慢》为例,通过在词后标记吟谱(乐音)来代替文本,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等句,都详细标注了相应的五音乐音。
这种吟诵法尊古和法古,属于传统吟诵范畴。在吟诵近体诗词时,汉字四声以古平水韵为准。平声字的韵脚可统一取音于宫音或商音,体现了灵活性,使作品的音乐结构更加完美。而上声字和去声字的认定,只需参考平水韵完整版即可。入声字的吟诵要短促且带有休止,这也是该吟诵法的特点之一。
对于平仄的高低问题,虽然大多数人认为中古音平低仄高,但在吟咏时,却涉及到仄低平高的情况。例如,上声字和去声字在吟诵时可能选用低音,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会选用高音,这需要根据具体的诗词内容进行灵活处理。
陈中寅,湖南祁东人,文史教师,高级职称。长期致力于吟诵的研究与实践,其成果《诗国吟诵存谱》等为吟诵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国诗吟诵馆”推出的诗文吟诵系列音频,更是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吟诵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