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哏和捧哏什么意思 捧哏和逗哏哪个水平高
相声大师侯宝林,其初露锋芒的时刻,可追溯至那个风云激荡的民国时期。彼时他所说的相声,与其他艺人的相声有着显著的差异,其言谈举止高雅不俗,为后世誉为“文明相声”。
那么,与侯宝林一同演绎这种文明相声的伙伴是谁呢?他就是郭启儒。虽然对于许多新观众来说,这个名字可能略显陌生,但实际上,他与侯宝林共同呈现了许多经典作品,如《夜行记》、《打百分》、《关公战秦琼》、《空城计》等。
在相声的捧哏艺术中,郭启儒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被后辈马季尊称为捧哏巨匠。今时今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被誉为“老郭爷”的郭启儒。
章节一:郭启儒的生平
说起郭启儒,他确实是相声界的老前辈。他出生于1900年的北京,与许多贫困的相声演员不同,他小时候曾接受私塾教育,20多岁时还涉猎文明戏的学习与表演。
自25岁起,郭启儒跟随相声名家刘德智学习,并拜其为师。刘德智属于德字辈,因此郭启儒属于寿字辈,与马三立同辈,比后来的搭档侯宝林高一辈。
在民国时期,他在北京的天桥及各大茶园演出,1940年他与侯宝林开始合作,那时侯宝林尚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
章节二:侯宝林的崛起
侯宝林的成功得益于他在天津的演出。两人在燕乐戏园以干净利落、清新明快的语言表演相声,被天津观众赞誉为文明相声。在那个时代,天津曲艺界形成了五档相声,侯宝林和郭启儒便是其中之一档。他们的表演使得相声和相声演员在曲艺界的地位得到提升。
章节三:收入与付出
谈及民国时期的演出收入分配,通常逗哏与捧哏的收入比为2比1。然而在侯宝林与郭启儒的合作中,收入分配为九一开,侯宝林得九成,郭启儒只得一成。尽管有人为郭启儒鸣不平,但他却以淡然的态度回应:“我养家不置气,置气不养家。”
章节四:后的辉煌
后,郭启儒与侯宝林一同加入北京相声改进小组,并赴慰问演出。1955年他们一同加入广播说唱团。马季作为相声界的后起之秀,得到了包括郭启儒、侯宝林在内的四位老前辈的悉心培养。
虽然郭启儒在形象和嗓音上并不占优势,但他的表演却因此而独特。他的冷面与侯宝林的火爆形成鲜明对比,反而为他们的表演增添了魅力。他的云遮月般的嗓音与侯宝林的金石之声相互映衬,形成了“一蔫一欢”的独特表演风格。
章节五:艺术经验的传承
在长期的艺术生涯中,郭启儒总结出八条从事相声表演的经验。他行为低调,收徒不多,包括于连仲、佟大方等人。他于1969年离世,他的离世标志着侯宝林与“少郭爷”郭全宝的合作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