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针的原理 避雷针最经典十张图
广州塔在雷电来临时,巧妙地利用避雷针技术,主动接引雷电,将雷电的能量引入地下,从而避免建筑遭受雷击的损害。避雷针的存在,为广州塔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确保了游客和建筑物的安全。
那么,避雷针是如何发挥其作用的呢?它的保护范围又是如何界定的呢?
避雷针,实质上更贴切的描述是“引雷装置”。简而言之,它通过主动引导雷电,将雷电的电流导入地下,从而保护建筑物不受雷击。这便是避雷针的基本工作原理。
尽管避雷针看似细小,但它却由引雷和导流两部分组成。如果导流部分未能正常工作,将可能导致整个建筑物面临触电的危险。
比如,在2007年的重庆开县,一小学遭遇雷击,由于教室结构中钢筋未能良好接地,无法正常导流,反而通过墙壁和屋顶对室内人员放电,造成七人死亡、十余人受伤的悲剧。
那么,一根避雷针的有效保护范围是如何确定的呢?主要是通过滚球法来测量。假设一个球体在不接触建筑物的情况下,沿着建筑物的外表面滚动,只有球体接触避雷针和两侧地面的区域被保护,而球体接触不到的地方则处于安全范围之内。
若建筑物未安装避雷针,是否会更容易遭到雷击呢?实际上,即使在无避雷针的房屋内,遭遇雷击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例如,在2020年6月,深圳一位女士在家中厨房遭遇雷击,幸运的是她最后生命体征平稳。
为何在室内也会遭遇雷击呢?这是因为具有防雷措施的现代化封闭式建筑才能算是安全的避雷场所。而一些开放式建筑或无防雷措施的建筑仍存在雷电灾害的风险。
雷电的电流有可能通过电线或金属管道流入室内,对室内人员构成威胁。在雷电天气中,我们应该格外小心。
那么如何科学地防范雷电呢?首先应了解避雷针的历史与发明者。从汉朝开始,我国便有了避雷针的雏形。而现代避雷针的发明者是科学家富兰克林。他的实验与发现为人类避雷技术奠定了基础。
当我们在户外遭遇雷暴雨天气时,应如何避免被雷击呢?其实很简单。只需在听到第一声雷声后迅速找到有避雷措施的房屋或路边停放的汽车等安全地点躲避。同时避免使用金属把柄的雨伞等金属制品,以防被雷中。
如果在被雷击前有头发竖起或颤动的感觉,应立即躺倒在地或双脚并拢蹲下并双手抱头。这些防范措施可以大大降低被雷击中的风险。
然而雷电仍然是自然界的强大力量。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伤亡事件屡见不鲜。因此我们应时刻保持警惕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科技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带来了安全保障。富兰克林的发明不仅保护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还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安心保障。
对于此你有什么看法或独到见解吗?欢迎留言与我们一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