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和善变的人相处 改善人际交往的心理学技巧
在日常生活之中,有一部分人常显露出情绪的波动、不稳定及易冲动之态,甚至有时会表现出自我伤害的倾向。
他们对于变化和分离表现出强烈的愤怒和焦虑,人际关系常常处于不稳定和紧张的状态。他们可能还面临着身份的困惑,无法找到自己的定位,被持续的空虚和孤独感所困扰。
那么,这种表现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这很可能与“边缘性人格倾向”有关。
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简称BPD),是一种常见的人格障碍,表现为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的极度不稳定,且常伴有冲动行为。
具体而言,此类人群的特征如下:
他们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即使是不可避免的计划变动或与亲近之人的短暂分离,都会引发他们的遗弃恐惧和愤怒。这种情绪的波动常伴随着冲动行为。
他们的人际关系模式不稳定且紧张,对人的看法容易发生戏剧性的转变,时而极度理想化对方,时而极度贬低。
他们的情绪以负面为主且不稳定,常常会感到烦躁、空虚和孤独。这种情绪不会因短暂的内心安适而得到缓解。
他们容易感到厌倦,不断寻求新的刺激。还有习惯性的堕落和自我伤害行为,如滥用物、嗜赌酗酒等。
更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可能缺乏持续、稳定、明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形象。对自身的评价和定位可能会发生性的变化。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人格障碍的形成往往与不良的成长环境和经历有关。例如,长期目睹家庭、身体或情感上的、基本需要的忽视、频繁的搬迁以及缺乏稳定的情感支持等。
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当以及当事人在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身心创伤得不到正确的疏导也是其中的成因。
为了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此倾向,可进行以下自测。每中一项得一分,得5分及以上则需引起注意。
1. 极力避免真正的或想象中的被遗弃。
2. 人际关系模式的紧张和不稳定性。
3. 自我形象的持续不稳定和身份的困扰。
4. 潜在的自我损伤的冲动。
对于出现以上症状的人群,心理调适尤为重要。长期情绪不稳会对身心健康造成极大消耗,容易导致抑郁和焦虑。该人群容易出现应激的极端反应和自害的倾向。
他们可能难以、正向的人际关系,导致反复失业、教育中断、分居或离婚等现象。建议采取以下疏导方式:
1. 学会情绪调控,不要过分依赖环境和他人。
2. 建立自我意识,客观地认识自己的身心状态。
3. 建立良性持久的人际关系相处模式。
4. 有意识地纠正错误的和过激的行为倾向。
我们需要明白,健康的心理状况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中大多数人可能都处于心理亚健康的状态。这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对心理健康的忽视和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