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着的问号 反向问号复制
近期,关于“年轻反向驾驭‘大数据之眼’”的话题引发了公众的广泛讨论。这一现象,即所谓的“反向驯化”,是指新一代消费者开始尝试构建自己的“网络人设”来影响算法推送,以避免被网络平台利用大数据进行“熟客高价”策略。
尽管如此,这些措施的真实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考察。就上述机票降价的案例而言,多家旅游平台均表示机票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消费者发表的评论与最终价格调整之间并无直接联系。这反映出消费者在面对“大数据杀熟”时所面临的无奈与挑战。
消费者的这一“算法对抗算法”的创新行为不应只被当作是茶余饭后的笑谈。这一现象揭示了用户的焦虑和抗议:他们在网络上的消费痕迹、浏览记录可能会被无形的算法所捕捉并利用,进而成为被精准“收割”的依据。消费者不得不通过这种看似“行为艺术”的方式,试图欺骗算法,保护自己的隐私。
回顾过去的案例,基于用户个人数据的“大数据杀熟”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存在。高级会员价格高于普通用户、高端手机用户更易接收到高价服务、老用户配送费高于新用户……这些现象都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不满。
近期,多地消费者协会的调查也证实了这一问题,超过四成的消费者反映曾遭受“个性化定价”的困扰。但解决问题的关键仍在于行业规范层面,应彻底堵塞这一漏洞,消除所有基于用户数据的不合理定价行为。
幸运的是,已经对这一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已明确禁止根据用户特征实施不合理的差别待遇。网信办等四部门的联合通知也再次强调了严禁利用算法进行大数据“杀熟”。这些立法和专项治理措施为解决“大数据杀熟”问题提供了根本保障。
但这也提醒我们,“大数据杀熟”问题远未解决。如何界定促销与“杀熟”、如何帮助消费者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需要监管部门、行业和平台企业共同努力,制定更加明确的规范并加强治理力度。
归根结底,“大数据杀熟”是部分平台滥用技术优势的结果。规范算法应用,保护消费者权益,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只有这样,消费者才能在与平台的较量中不再处于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