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意思


春日来临,正是农耕播种的黄金时期。

自新石器时代起,我们的祖先便开始以农耕为生,从采集野生麦子到有意识地种植谷物,逐步发展出依靠播种收获的农耕生活方式。

随着岁月的流转,古人们逐渐掌握了作物的生长规律,从而形成了如今的农业时令节气,如立春、惊蛰、芒种、秋分等。

如今我们身处二十一世纪的互联网时代,许多年轻人可能未曾亲身耕种,对于春耕的涵义也感到陌生。

春耕,实则是在春季播种之前对土地进行翻耕、除草的农事活动。犁地翻土谓之“耕”,除草则称为“耘”。

以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为例:

小麦因种植时间、地域不同而有所区分,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这两种小麦的种植与收获时节各具特点。

冬小麦通常在前一年的9月下旬至10月播种,次年的夏季收获。

而春小麦则适宜在每年春季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秋季收获。

通过这些信息,相信大家都能理解“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那么,何时开始春耕呢?

农村有句古语:“惊蛰到,锄头忙。”自古以来,我国农村地区都十分重视惊蛰节气,将其视为春耕开始的标志。

当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每年的公历3月5日或6日便是“惊蛰”节气。惊蛰中的“蛰”字意为藏匿。在24节气中,惊蛰反映了自然生物受气候影响而产生的生长发育现象。

这一节气的到来,并非无科学依据。大多数地区此时气温平均为12℃至14℃,比雨水节气气温升高了3℃以上。此时气温回升迅速,日照时间明显增长,极有利于水稻、玉米及小麦的播种工作。

并非所有地区的气温都能稳定在12℃以上。各地不可盲目早播。春旱也是影响小春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

以华南中部和西北部为例,惊蛰期间的降雨总量仅约10毫米。在连续多年的干旱之后,此时的小麦孕穗和油菜开花都需要大量水分,对水分的要求十分敏感。

无论是春耕还是春种,都对当前温度和田地墒情有要求。大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进行耕作、播种和灌溉。

接下来让我们谈谈冬小麦的照料:

随着春季万物复苏,作物越过冬季休眠期开始茁壮成长。我们需要做好田地管护工作,如施肥、除虫、除草等。用辛勤的汗水和心血去滋养土地,大自然定会回馈勤劳的劳动者。

下期我们将一起探讨为何要在土壤表面撒施石灰或草木灰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