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的欣赏 欣赏什么词语搭配
静默的深邃
吾父常言,
“上乘之士不作长久的逗留,
不沉醉于朗费罗的墓地之景,
亦不沉溺于哈佛之玻璃花海。
当如猫之独立——
隐匿猎物于隐蔽之处,
嘴边挂着一缕老鼠的柔软绒毛,似鞋带之轻巧——
猫儿有时享受孤独,
为那些使它们愉悦的话语所困,
一时语塞。
最真切的情感总在静默中显露;
非静默无言,而是情感的内敛。”
他诚恳地表述,“以我的居所,为你提供临时的避风港。”
避风港并非长久的家。诗篇如同生活,欢迎你加入由封面新闻、成都广播电视台听堂FM及《草堂》诗刊联合推出的“草堂诗篇解读”。我是涓子,一名诗篇解读者。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诗人玛丽安·摩尔。她生于1887年11月的柯克伍德城,与艾略特、庞德齐名,同为现代派诗人的代表。1952年荣获普利策诗歌奖。她的主要作品有《观察》、《何谓岁月》、《然而》等。
读过玛丽安·摩尔诗篇的人都能找到若干个不喜欢她的理由:晦涩的诗意、古怪的用词、冷漠的句子以及一个接一个的典故。我们也能发现更多喜欢她的理由:她的机智与俏皮、她那若隐若现的激情、她透着悲悯的洞察以及她独特而优雅的姿态。尤其她一生中所持的淡然观者的风范。
在译者倪志娟眼中,《沉默》这首诗如诗人的本色一般,蕴一种内敛的质感。她所达到的是一种欲言又止的效果,就如猫嘴边的老鼠尾巴,牵扯出生命的全部真相。
为何言不尽言呢?因“最真挚的情感常在沉默中显露”。这句话虽然不是生活的圆满美好,而是一种生活的真相:“将我的住所视作你的暂时栖息地”。暂时的住所非永久之居。原是摩尔所言的沉默,不过是人与人之间最深的隔阂。这时,你能感到一阵冷风穿梭在句中,或许会惊异地看向摩尔,看见她淡然微笑的模样。
摩尔喜欢揭示真相但并不激烈批判,她所揭示的真相与自己、与他人之间仿佛没有深切的痛感,尽管那真相是真实的。如这首诗中父亲不断教导女儿要沉默,但沉默中的深情感与住所之说显然存在矛盾。摩尔的语调带着讥讽却又带着最宽容的态度:人与人之间,包括父女之间,存在着难以跨越的距离,这是人的命运。像猫一样的独立是一种积极的应对方式,这是摩尔的选择,也是她一生的生存原则。
诗篇即是生活,“草堂诗篇解读”带您感受生活的温度与质感。今天我们就赏析到这里,感谢收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