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生橘淮北为枳寓意 淮南为橘 淮北为枳爱情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富有深意的谚语,源自于古代的《晏子春秋》。晏婴,春秋后期的智者(公元前500年离世),所处时代正值诸侯纷争、整合的岁月。当时的小国互相吞并,逐渐形成大国,但像战国七雄那样的超级大国尚未出现,整体上处于历史的巨变之中。
据谭其骧先生所著的《历史地图集》所述,当时的江淮地区局势大致如下:
从地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淮西地区(大致相当于今日的安徽中部)的开发程度较之淮东(即今日江苏长江以北地区)更为显著。这主要得益于淮西地区距离中原较近,且诸多地方本身就是中原的组成部分,其高度的发展程度自然超越了仍以东夷文化为主的淮东。
晏婴在楚王会面的场合引用了这句流传已久的谚语。虽然具体商讨的国事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句谚语在当时的语境下并非新出之语。由于晏婴的引用,使得其产生的年代显得更为久远,应早于晏婴访楚之时。
依据谭其骧的地图分析,此句谚语更可能描述的是淮西地区的情况,而非淮东。春秋时代的典故和轶事多反映了中原间的内部关系,涉及“蛮夷”之地的记载相对较少。这句谚语应出自已经具备相当华夏化水平的淮西地区,如蔡、钟离等国。
观察现代卫星地图,虽然河流与海岸线有所变迁,但地形的基本格局千年不易。尤其是江淮地区的地形,与两千多年前相比,依然有着显著的相似性。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淮东与淮西在地理上存在显著差异。淮东以广袤的平原为主,而淮西则以丘陵为主。尽管这些丘陵的高度并不算高(大约在100至200米或更低),但它们确实构成了地理上的隔阂。江淮官话的产生正是由于这种地理隔阂——由山东山地、洪泽湖以及皖中丘陵共同构成(如地图上蓝线所示),导致江淮地区与中原地区在文化与语言上存在差异。
从气候的角度来看,2000多年前的,据专家研究,其气候比今天更为湿润。正是这种湿润的气候使得橘子能够在长江以北地区生长(而今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淮南与淮北之间的气候差异并非完全由淮河造成。应当明白的是,作为平面存在的河流无法阻隔气流(这也是我反对将所有河流视为气候分界线的原因)。实际上,阻隔气候的主要是之前提到的地理隔阖和皖中丘陵。
换句话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现象背后,是皖中丘陵的存在造成了皖中与皖北在气候上的微妙差异。虽然这种差异可能并不显著,但正是这种微小的差异导致了不同品种的橘子在所谓“淮南淮北”的出现。淮河之所以被误认为是地理分界线,是因为它恰巧从皖中丘陵的山脚过(河流自然是从山脚过而非山巅)。而真正的地理分界线,更多地依赖于山脉和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