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檀弓翻译 礼记檀弓全文翻译及注释


《檀弓篇》解读

《檀弓》是出自《礼记》的经典篇章。其命名源于战国时期的“檀弓”,此人因深谙礼仪而备受尊崇。现在,让我们一同摘录《檀弓》中的十句名言,并附上解释和点评,以飨读者。

拜后稽颡,彰显其顺从之态;稽颡而后拜,则哀情之至真。三年之丧,正从其真情出发而展现孝心之深刻。

这叙述了跪拜与磕头的先后顺序,揭示了礼仪与情感之间的紧密联系。先跪拜后磕头表示尊重和顺从的礼仪;而先磕头后跪拜则更能表达内心的哀痛之情。在服丧三年期间,这种情感的表现更是对孝道的一种深刻体现。

【点评】礼仪虽强调“先人后己”,但孔子认为应以情感为重,真正的礼仪应以情为本。

君子终身忧虑父母之逝,然无朝夕之忧患缠绕心间。

君子常怀对逝去父母的思念之情,但不会因思念过度而影响自身健康。

【点评】孔子认为时间会冲淡人的喜怒悲哀,唯有“礼”能使心中的诚意历久弥新。

邻有丧事,舂米之时不可高歌;街坊停柩在家,切勿胡乱欢唱。

这教导人们在他人遭遇不幸时要照顾他们的感受,展现出同理心。

【点评】“礼”的意义就在于能让人具备同理心,照顾他人的情感。

不必过分追求繁文缛节,适当的时间自然会显现其善意。

过度悲伤之后,适时恢复日常生活也是合乎情理的。

【点评】孔子认为适时的释放情绪和回归正常生活是符合“礼”的。

送别时如孩童般哭泣不舍,归来时仍心存疑虑,情感之深可见一斑。

送葬时的哭泣和归来的不舍都体现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哀悼之情。

【点评】孔子认为这样的丧事表现得好,源于对生命的深刻体悟。

泰山岂能崩塌?梁木岂能损坏?哲人岂能离世?

此歌表达了对哲人离世的深切哀悼之情。

【点评】孔子唱完这首歌后不久便辞世了,可见其对哲人离世的悲痛之情。

丧礼在于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而非流于形式的虚礼;祭祀也重在表达敬意而非仅靠贵重物品来体现。

丧礼和祭祀都应表达真实的情感和敬意,而非只注重外在的形式和物品。

【点评】真正的“礼”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心的真实情感和敬意。

孔子游历泰山之侧,闻妇人墓前痛哭声而心生怜悯,遂停车倾听其诉说。

孔子在旅途中被一位在墓前哭泣的妇人所吸引,停下马车倾听她的哭诉。

【点评】这体现了孔子的同情心和人文关怀精神。

昔日公公、丈夫及儿子皆因虎丧命,此妇人之不幸遭遇可见一斑。

这位妇女的不幸遭遇令人深感同情。

【点评】此句揭示了妇人的悲惨遭遇,令人为之动容。

年轻人们要记住这句话:苛刻的比老虎还要凶猛!

孔子告诫弟子们要警惕上的之害,其危害远甚于猛虎。

【点评】孔子通过妇人的哭诉来警示弟子们要警惕上的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