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的历史起源 皮影戏主要有哪些流派
皮影戏,乃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以兽皮或纸板制作成各种模型,通过剪影来演绎故事的民间戏剧。其历史可追溯至西汉,繁荣于唐朝,盛行于清代,历经数千年发展,其影响力远及波斯、、土耳其乃至欧洲。在无代沟的娱乐形式中,皮影戏成为大众喜爱的娱乐方式之一,甚至被视为电影的雏形。
以往我曾以为皮影戏是“北方文化”的代表,主要盛行于西安和北京等地,与皇室文化紧密相连,受到皇亲国戚的喜爱。但实际上,皮影戏在我国分布广泛,经过长期的地域演化,形成了如四川皮影、陕西皮影、北京皮影和唐山皮影等不同流派。近日,在云南省腾冲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街上,我有幸体验到了当地独有的刘永周皮影。
步入皮影馆,门口挂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招牌。乍看外面的皮影,似乎与其他地方的皮影并无太大差别。腾冲皮影的独特之处需从表演细节中体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唱腔独特。各地的皮影戏都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唱腔是最直接的表现形式。腾冲皮影戏采用当地的唱腔,充满了云南的地方特色,即便对于四川人来说,理解起来也并无太大障碍。
剧本多样。虽然部分剧本源于小说或神话故事,但腾冲的剧本也融入了本地特色。例如,我有幸观赏了一场表现云南名菜《大救驾》来历的皮影戏,既有趣又具有科普性,还伴有打击乐器和弦乐,散发出浓厚的乡土气息。
选材有异。虽然皮影戏并未规定具体材料,但多数地方多采用驴皮制作,故老北京人称其为“驴皮影”。腾冲皮影则多选用牛皮,后台的实际操作中可以发现其比一般皮影更重一些。尽作流程大同小异,但选材的不同也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在后台,还可以看到手工艺人正在创作皮影,有兴趣的游客可以驻足观摩。
值得一提的是,腾冲皮影戏并非守旧不变。它紧跟时代潮流,除了传统的皮影角色外,还可以看到当代热门的国产动漫电影角色,如《哪吒》中的哪吒、敖丙等形象,令人回想起那些脍炙人口的旋律。
在刘永周皮影馆内,除了观赏表演和学习知识外,还可以购买到精美的手工皮影。这些皮影由后台的艺术家精心制作而成,更像是艺术品而非简单的表演道具。价格适中,是极佳的纪念品选择。
说到刘永周皮影馆,不得不提馆主刘永周老师。作为年近八旬的固东镇刘家寨皮影戏的最后传人,他自十一二岁起便跟随父亲学习这门技艺。自那以后六十年多的岁月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他都未曾放弃传承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曾在整个西南地区都十分罕见这真是可喜可贺的事情啊!最终因为刘永周的不懈努力和贡献他被云南省文化厅赞誉为“云南省民间高级美术师”。
值得庆幸的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正在加大而刘永周的儿子及孙子作为第五代和第六代传承人正全力以赴地保护和传承这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这门技艺能够历久弥新让后人也能领略到这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