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五大观点


心理学的演变与弗洛伊德的理论框架

在十九世纪的德国,心理学以独立科学身份崭露头角,其使命被界定为“分析普通人的意识”。这一过程涉及从感觉器官的运作和组成中理解意识的成分与结构。意识并不仅仅是被动构建的构造物,它更是一个主动运作的过程,是一个无法分割的整体。尽管有些人对心理学持怀疑态度,认为意识过于主观、个人化,难以用科学方法研究,但另一些人则持不同观点,他们致力于将心理学定义为“研究行为的科学”。

在这个背景下,弗洛伊德提出了独树一帜的理论。他以全新的视角挑战了传统心理学对意识的看法,并提出了著名的“冰山理论”。通过运用自由联想的方法,弗洛伊德发展了潜意识的概念,并提出了首个了解人格的理论。

弗洛伊德生于摩拉维亚的1856年5月6日,逝世于1939年9月23日的伦敦。他赴法国向一位知名的精神科医师学习,学习了以催眠治疗歇斯底里的技术。虽然这一技术在初期并未令他特别欣喜,但他后来却意外发现了一种通过谈话治疗症状的技术。这种技术与一位维也纳医师Joseph Breuer的工作相结合,使他意识到了性在歇斯底里症状上的重要性。此后,他致力于发展精神分析理论,并出版了其代表作《梦的解析》。这一成就迅速使他声名远扬,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

关于人格的结构:

本我(Id)是人格的原始基础,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动力的源泉。其核心动机仅在于追求生物性需求的满足与避免痛苦。本我遵循“唯乐原则”,无法容忍因紧张而产生的能量上升。为了缓解这种紧张状态,本我会立即采取一切手段来降低能量水平,恢复原有的舒适和稳定状态。本我的运作方式包括对刺激的生理反应和更复杂的心理反应。弗洛伊德将本我称为“纯粹的精神现实”,它对客观现实没有概念。

自我(Ego)的出现是为了应对外在现实世界的挑战。当个体面临饥饿等基本需求时,必须想办法满足这些需求。这要求个体区分记忆中的食物影像与真实食物的区别,并将其转化为有助于在现实世界中寻找食物的知觉。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并运用“次级过程”进行操作。与享乐原则不同,现实原则旨在保持紧张状态以满足需求,而不考虑经验是否真实存在。自我被认为是人格的总经理,负责调节本我的需求和超我的期望之间的冲突。

超我(Superego)则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代表了传统道德和规范。它通过奖励和惩罚的机制来塑造个体行为。当个体的行为与超我的自律标准不符时,会受到良心的谴责。超我包括父母的道德标准内化为个体的次系统——理想自我。良心通过使个体感到自豪或恶来奖励或惩罚他们。超我的功能包括抑制本我不被社会接受的冲动、引导自我向善以及努力展现成熟卓越的形象。

在心理学的领域中:

本能是一种来自生物体的内在兴奋的先天心理表征。这种心理表征被称为期望,而由此产生的生物体兴奋状态则被视为需求。例如,饥饿状态源于身体的营养缺乏,这在心理上表现为对食物的期望。本能被视为驱动行为的因素之一,不仅推动了行为的发生还决定了行为的可能方向。

精神动力能量的分配:

外部环境提供了满足我们需求和带来快乐的对象但同时也蕴含了让我们感到挫折和恐惧的情况。当自我无法控制外部环境时就会产生焦虑。焦虑有三种形式:真实的焦虑、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真实地源于对外部环境的恐惧;性焦虑源于对处罚的恐惧而道德性焦虑则源于良心的恶感引起的恐惧这些恐惧像饥饿或口渴一样引发紧张状态成为一种驱动力目的是警告个人可能存在的立即危险当无法有效处理时就会形成创伤事实上所有的焦虑都源自“出生创伤”的原型当ego无法以合理的方式处理焦虑时就会采取非理性的方式来应对或称为“防御机制”。

通过这一系列的阐述我们得以更深入地理解弗洛伊德的理论框架及其在心理学领域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揭示了人格动力及精神动力能量分配的复杂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