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枫江上秋帆远 清风江上秋帆远下一句是什么
杜甫的《登高》是唐代七律诗中的经典之作,历来被认为是其诗艺的巅峰之一。尤其是诗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一句气势恢弘,工整对仗,许多人都将其视为全诗的精髓。
长期以来,人们对“落木”一词的理解,普遍认为指的是秋风中飘落的树叶,而非木头本身。这一解释固然有其合理性,尤其是结合“无边落木萧萧下”来描绘秋季山林中的落叶,给人一种凄凉的秋意和时光流逝的感受。若仔细琢磨这句诗,似乎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单从与杜甫所见的自然景象结合来看,群山上飞舞的落叶与滔滔江水的气势似乎难以和谐相配。这种理解过于拘泥于落叶的形象,未免有些牵强。
那为何诗人们不认为《登高》中的“无边落木”指的是真正的木头呢?其中的关键,或许就在于他们没有亲眼见过像长江那样浩浩荡荡的漂木景象。长江水面上,尽管偶尔会有些漂浮的木头,但从没有上万根木头一齐漂下的现象。更何况,在诗人眼中,长汹涌之势与无数木材漂流的壮观,才更符合“无边落木”这般磅礴的气象。
要理解这背后的原因,我们必须追溯到古代水路运输的历史。长江,自古以来就是的重要水上交通动脉。众多支流汇入其中,使得长江成为了连接各地的天然水道。在交通不便的古代,长航运为各地提供了重要的运输方式,也促成了周边城市的发展。刘备借此便利,得以顺利取蜀,最终称帝。这一历史背景,也为我们理解杜甫眼中的长江景象提供了线索。
四川地区的森林资源丰富,尤其是长江,早在古代就有大量木材被用于建筑和水运。由于中原地区的森林资源几乎被开发殆尽,建筑所需的木材多来自巴蜀地区。唐代的大明宫,其木材就主要来自四川。这不仅仅是古代建筑的需求,也与水运的便利密切相关。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提到:“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显示早在秦代,长安宫殿的建筑木材便主要来自四川。
四川的,尤其以宜宾的翠屏山最为著名。坚硬耐用,且具有性和特殊的香气,一直以来都是贵重的建筑木材。在明清时期,宜宾地区为建造故宫、园等建筑提供了大量,几乎所有的廊柱都是金丝。即便到了20世纪,川江地区的漂木仍在被运送到全国各地。
水运漂木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古蜀人通过岷江流域的水路,将木材运送到各地,最早的木材水运便由此而生。修建都江堰时,所需的木材便是通过岷江水运送的。这一历史传统延续了千年,到了近代,漂木运输仍然在川江流域十分常见,尤其是在涨水季节,漂木顺流而下,成为一道壮丽的景观。
而在长航运功能之外,它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漂木。原本庞大的树木通过水流漂浮下来,成为建材。这一现象在杜甫的时代已然十分普遍,大水面上,漂浮着从四川各地溪流中被带到长原木,经过一年的漂流,最终成为宫殿建筑的栋梁之材。从宜宾到重庆,再到武汉、南京,最终经过京杭大运河进入,这些漂木为故宫、园等大型建筑提供了大量原材料。
即使到了20世纪80年代,川江漂木依然成为当地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尤其在涨水期间,漂木的景象仍旧浩浩荡荡。许多上了年纪的当地居民,依然记得这些漂木从江、川江顺流而下的壮观场面。
而回到白帝城,它作为观察“夔门天下雄”这一自然景象的最佳地点,成为了游客和文人常去的地方。白帝城坐落在重庆奉节县的瞿塘峡口,是三峡地区的重要旅游胜地。这里的江面,由狭窄转为宽阔,随着漂浮木头的流动,正应了杜甫诗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景象。
在这样一个秋天,56岁的杜甫因为丧失了支持他的严武,不得不离开草堂,孤身上路。当他在夔州的白帝城外高台上俯瞰长江,感受到大江东去、浮木万千的景象时,不禁心生感慨。他曾在年轻时怀抱着凌绝顶、看尽山河的豪情壮志,而今却在人生的暮年,面对繁霜鬓、浊酒杯,感叹自己一生漂泊、无所成就。这种心境与眼前长江漂流木头的景象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便有了《登高》这首诗。
在那一刻,杜甫看到成千上万的漂木顺流而下,或许也在感叹自己一生的漂泊不定。这些漂木虽顺水而下,最终都能成材,而杜甫的理想和抱负,却始终未能如愿。这种与漂木共鸣的意象,也恰恰反映了杜甫内心深处的悲凉与失落。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仅仅是对秋天景象的描写,更是对杜甫漂泊一生的心境写照。通过漂木这一自然现象,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命运与自然景象相融合,展现出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