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身体发肤是什么意思


刺青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早于《孝经》中提到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句话。它可能与古代服饰和装饰文化同时诞生,甚至更为古老。

在远古时代,刺青与服饰和化妆一样,常常被用于祭祀和宗教崇拜,因而充满了神秘感。这使得刺青的功能逐渐分化,一方面是用来表达对神灵的崇敬,另一方面则是单纯的装饰需求。这两种功能常常并存,构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崇拜的表达

刺青通过在自身肌肤上绘制图案,所需承受的疼痛感使得这种崇拜的表达更为深刻。这种“切肤之痛”不仅是对自身信仰的印证,也向他人展示了自己的忠诚和决心。比如,当今年轻人在热恋中常常选择在身上刺对方的名字,象征着愿意为爱流血,表达出一种深刻的牺牲精神。

同样,岳飞背上的“尽忠报国”四字,不仅是自我激励的座右铭,也成为了他心志的象征。如果他只是用毛笔书写这几个字,虽然同样不乏意义,但情感的深度就无法与刺青相提并论。

除了崇拜与信仰,刺青在时尚领域的表现同样不容小觑。

时尚与个性

在宋代,刺青被视为表达个人品味和志向的一种时尚,尤以男女皆喜的发髻插花相呼应,体现出对美的追求。这种独特的装饰不仅仅是外表的体现,更加展现了个人的情感和价值观。

刺青作为美的表现,一直以来都广受欢迎。不同社会身份的人均可通过刺青来装饰自己,早期并没有明显的身份象征。随着《孝经》的影响逐渐深入,尤其是黑社会的兴起,刺青逐渐被视为帮派的标志,文化形象开始变得负面。南宋与明代理学的发展,使得这种文化逐渐被主流社会所排斥。

文化的边缘化

《孝经》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句话对刺青文化的影响显而易见。虽然这部经典在社会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却未能完全消灭个体对刺青这一文化形式的追求。尽管近现代以来,刺青文化经历了一波波的冲击,但随着日本刺青文化的引入,这种文化又重新焕发生机,赋予了其更多的异域风情和神秘感。

尽管刺青重新流行,但由于社会主流观念的影响,许多年轻人依然选择在不易暴露的部位进行刺青,尤其是女性。

多样的社会认知

需要注意的是,《孝经》作为指导儒生的精神文件,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严格遵守的。除非涉及刑罚,官府并未对刺青文化进行直接限制,社会对刺青的排斥主要源于主流认知的影响。

实际上,社会总是充满了多样性,非主流思想同样有其存在的空间。尽管《孝经》强调不毁伤身体是孝道的起点,但也指出,最终能实现“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才是更高的追求。为了追求忠诚与责任,有时个体的牺牲也在所难免。

例如,岳飞以刺青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完全可以被视为一种崇高的孝道。这表明刺青,作为一种自我伤害的行为,在社会大义和国家责任面前,实际上是微不足道的。

刺青文化从古至今经历了无数变迁,它既是个人信仰的表达,也是时尚和个性的象征。尽管在某些历史时期面临排斥,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样的表现形式,仍使其在当今社会继续占有一席之地。无论如何,刺青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始终与人类对自我认同和信仰的追求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