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吒木吒哪吒 哪吒的四大武器是什么
《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动画片最近引起了广泛关注,甚至有人调侃说不久后我们可能会看到以杨戬和黄天化为主角的电影。借着这股热潮,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这位“娃娃神仙”的前世今生。
">
提到哪吒,很多人首先联想到的是动画片《哪吒闹海》,在这部作品中,哪吒被塑造成一个勇敢无畏、敢于与龙王抗争的小英雄。尤其是他自刎的那一幕,至今令人感动不已。而关于哪吒的详细事迹,最早源于《封神演义》和《西游记》,其中《封神演义》对他的故事做了更全面的描述。
">
在《西游记》中,哪吒的出现较为简略,而在《封神演义》中,哪吒则是阐教十二金仙太乙真人的弟子。他本是灵珠子降生于陈塘关的李靖家,传说他的母亲怀孕三年才生下这个奇特的婴儿,李靖剖腹后,哪吒跳了出来,因而得名。之后,哪吒杀龙子闹龙宫、割肉还父,师傅太乙真人用莲花身复活了他,经历重重磨难后,成为武王伐纣的先锋官,最终肉身成圣。
">
民间传说中,哪吒是一个勇敢、机灵的少年英雄,他的形象几乎成为了一个标准:红肚兜、光脚、丸子头,手持红缨枪、乾坤圈,身披混天绫,脚踩风火轮,法力无边,降妖除魔。
那么,哪吒这一神话人物形象的起源是什么呢?最初,哪吒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佛教的经典,在印度的婆罗门教神话中,他被认为是财神和北方护法神俱比罗的儿子。在佛教典籍中,哪吒被称为“那罗鸠婆”,在《佛所行赞》中提到:“毗沙门天王,生那罗鸠婆,一切诸天众,悉皆大欢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形象演变为法力无边的佛教护法天神。
">
毗沙门天王的法宝为宝塔,因此哪吒的父亲在早期也被称作托塔天王或多闻天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哪吒的名字开始在中国流传,南梁高僧传记中提到:“道宣持律精苦,尝夜行,道临阶,坠。忽一人承其足曰:‘某非常人,即毗沙门天王哪吒太子也,以护法,拥护和尚,时已久矣’。”可见当时的哪吒在信仰中已经逐渐显现其神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唐代时期毗沙门天王的崇拜愈加盛行。传说在大唐天宝年间,安西城被吐蕃围攻,毗沙门天王显圣,施展神通吓退敌军,唐玄宗随即下令在城池供奉毗沙门天王。此后,唐朝军队出征前也开始祈祷于天王,形成了“天王旗”的传统。
">
这种崇拜信仰后来传播到日本,日本的大名上杉谦信甚至自称是毗沙门天王的转世。而随着对毗沙门天王信仰的不断发展,佛教为天王添上了两个儿子,哪吒便成为了其中之一。
那么,哪吒的父亲为何后来又变成了李靖呢?这与唐代开国功臣李靖的形象密切相关。李靖因其赫赫战功被誉为“军神”,其形象逐渐被神话化,百姓便将他与毗沙门的形象合并,创造出新的角色——托塔李天王李靖。
而哪吒的两个兄弟金吒和木吒又是如何而来的?实际上,他们的名字来源于民间传说的误传。唐代高僧僧伽的三个徒弟,惠岸、惠俨和木叉,因其名字相近,被百姓组合成了木吒的形象。至于金吒,最早其实是指军吒,后来因为谐音和民间故事的演绎,逐渐演变为金吒。由此可见,这一家人的故事都是民间传说的产物。
那么,哪吒的形象又是如何演变成今天的小孩形象的呢?在他来到中国后,曾一度保持着“三头九眼八臂”的形象,但随着故事的发展,这一形象逐渐被简化,最终形成了现在人们熟知的可爱小孩形象。这一变化可能与《西游记》中红孩儿的角色有关,二者在形象和设定上有些相似,或许这种融合影响了后来的哪吒形象。
《封神演义》成书于明朝晚期,其中对哪吒的形象和故事进行了详细的描绘,使得他的形象逐渐固定下来。至于清末的画本《封神真形图》中提到的善财童子与哪吒的关系,显示了哪吒与红孩儿之间的某种融合。这一系列的变迁使得哪吒成为了中国神话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
哪吒这一形象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经历了文化的交融与演变,最终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他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勇敢与无畏,更在不断的传承中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