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意思


说话是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交流方式,其表达的恰当与否往往反映一个人的内在修养与语文素养。通过口语交流的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评估一个人的语言水平。即使是有口才的人,如果说话失去了分寸,反而会让人感到厌烦。掌握说话的艺术,显得尤为重要。

1. 理解场合与对象,让“说”深入人心

在沟通中,理解场合和对象至关重要。“在什么地方说什么话”强调了环境的重要性。面对庄重的场合,应保持严肃的态度,避免开玩笑或随意发言;而在朋友聚会或家庭聚餐中,则可以轻松愉快地交流。对于讲话的对象,言辞的选择同样影响着交流的效果。对长辈应表现出尊重和礼貌,而对晚辈则需以温和幽默的方式交流。对熟悉的人可以随意表达,但与陌生人交流时,则需谨言慎行,避免口无遮拦。《论语》中孔子在不同场合的言辞表现,恰恰体现了这一点,他对口语的要求一向严格。语文教师应借此引导学生学会分场合、分对象地进行口语表达。

避免使用“口头禅”也是提升口语表达质量的重要环节。常见的口头禅如“是吧”、“然后”等,虽然听起来无伤大雅,却可能使语言显得不够干净流畅。某些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习惯频繁使用“然后”,让人听着觉得不顺畅。课堂上,教师应主动纠正这一习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口语不仅仅是音量的控制,更涉及到语调的变化、语速的快慢和实虚结合的技巧。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士,在语言表达时能够带给听众更为舒适的听觉体验。学校可以邀请播音、朗诵方面的专家,为中学教师提供指导,从而提升课堂的授课效果和语言表达能力。

2. 精炼修辞,使“说”更加文雅

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在于,前者应通俗易懂,后者则可借助更为优雅的表达。但这并不意味着口语就可以随意草率。在初中和高中语文教材中,包含了许多经典演讲稿,这些作品通俗易懂又不失优雅,值得学习借鉴。高水平的口语表达应当具备书面语的特点,以便在文化修养较高的听众面前,也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即使是即兴发言,若能事先选定核心词并进行合理排序,亦能使表达清晰流畅。例如,一次在马来西亚的交流会上,发言者通过提炼出“亲切”、“感动”和“期待”三个核心词,围绕这些词展开,赢得了在场听众的赞赏。这一方法同样可以应用在课堂上,通过让学生分析演讲中核心词的作用,帮助他们提升口语表达的条理性与逻辑性。

有时,学生的口语表达不清晰是因为缺乏确立核心词的意识。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讲话时抓住关键字,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还能增强自信。一次课堂上,一位学生分享了他对新学年的反思和规划,围绕“反思”、“抓住”、“规划”展开的讲话,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3. 遵循标准,确保“说”的规范性

关于口语表达是否可以制定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已经给出了明确的要求,师生需认真学习并落实这些标准。在课堂上,教师可借鉴钱任初先生关于课堂教学语言的“六性”“八戒”要求,做到言之有据、条理清楚,同时避免出现冗长的废话和混乱的表达。

中国自古有“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道理。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更是生动体现了语言的力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口语表达的规范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的艺术,使他们在将来能够更加自信、从容地表达自己。

口语表达不仅是一项基本的交流技能,更是个人修养和思维能力的体现。通过专业的指导与实践,学生的口语能力必将得到显著提升,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