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撼岳阳城上一句 岳阳楼记


公元824年,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因贬官来到历阳。九月时,他途经洞庭湖,感受到湖光山色的无穷魅力,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望洞庭》一诗,展现了他卓越的诗才与独特的想象力。

洞庭湖,作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古时被称为“云梦泽”。近年来,由于泥沙淤积,湖泊的面积大幅减少,昔日的壮丽景色只剩诗词中可寻觅。

《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在秋夜,湖面反射着皎洁的月光,水面宁静如镜,似乎尚未经过打磨。站在高处眺望洞庭湖,湖中群山宛如白银盘上那小巧的青螺,令人遐想。

正值中秋,洞庭湖的美景在这时显得尤为迷人。天光与水色交融,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笼罩在一层朦胧的光辉之中。刘禹锡以未磨之镜比喻湖水,生动地传达出一种自然的魅力与神秘感。

不同于他人对洞庭的描绘,刘禹锡从远及近,最终在一个理想的观察点表达了他对这片美景的感受。这种独特的视角使得他的诗歌与众不同。

在这首七言绝句中,刘禹锡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将湖水比作未打磨的镜子,尽管这一手法并不罕见,但当他将广袤的洞庭美景比作自己茶几上的银盘和青螺时,展现了他独特的想象力。

这种近乎童趣的想象力在一个五十三岁的诗人身上显得尤为珍贵。尽管正经历贬谪之苦,刘禹锡却依然保持着一种平和的心境,着实难能可贵。

据史料记载,自公元805年以来,刘禹锡曾多次贬谪到南方,往返于洞庭湖之间的次数甚至超过六次。可以说,洞庭湖的美景对他来说早已熟悉,但即便如此,他在最后一次路过时,依旧能从中体味到其独特的韵味。

这不仅是因为洞庭湖本身的吸引力,还在于刘禹锡那种广阔的思维与气度,这种品质在当时是相当罕见的。

值得注意的是,刘禹锡的这首诗虽然语言平易,却蕴含着深刻的情感,毫无典故的拘束,读来让人一目了然,深刻而动人。

与白居易齐名的刘禹锡,出身官宦之家,少年时便因诗才而声名显赫。他与柳宗元同榜进士,成为中唐著名的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刘禹锡的相识源于一次“斗诗”,而两人后来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但却同样影响着唐代诗坛。

尽管白居易推崇的新乐府运动似乎与刘禹锡无缘,然而从《望洞庭》中平易的用语可以看出,刘禹锡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了这一风潮的影响,使得他的诗歌既浅白易懂,又富有华丽的美感。

洞庭湖作为古代著名的淡水湖泊,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便是其中一篇,诗中描绘湖水蒸腾的情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虽然孟浩然的视角较近,展现了炎夏的蒸腾,但刘禹锡的《望洞庭》则以九月凉秋的景象,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刘禹锡还有一首《洞庭秋月行》,同样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湖面。他以摇船赏月的方式,展现了自己对洞庭美景的喜爱,描绘了那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在刘禹锡之前,杜甫的《登岳阳楼》也提到洞庭,描写了八百里湖泊的壮丽景观,而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则刻画了洞庭湖的多变情绪。尽管这些作品各有千秋,刘禹锡的《望洞庭》依然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描写脱颖而出。

孟浩然、杜甫、范仲淹皆是杰出的诗人,他们对洞庭湖的描写都很出色,但刘禹锡的诗则显得别具一格。

尽管他们也曾经历贬谪,但刘禹锡在洞庭湖上的亲近感,使他得以以更温柔的眼光看待这片土地。

在公元824年九月,刘禹锡因任职变动途经洞庭湖,此时距离他第一次因“永贞革新”而被贬已经过去了十九年。

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刘禹锡的内心已然平静。他从一个脱离世俗的角度,欣赏着洞庭湖那美丽的自然风光。

如同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初见的景象令你惊叹,尽管周遭的一切看似平常,当思绪不再被琐事扰乱时,眼前的世界就会展现出无限的美丽。

五十三岁的刘禹锡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正是他内心的宁静与洞庭湖的无穷魅力。

如今的洞庭湖正在逐渐消逝,未来后人或许只能通过古诗的字句,去感受那曾经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