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竹声声辞旧岁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联


过年的气息

随着岁末的临近,寒风凛冽,跨年夜的钟声刚刚敲响,除夕夜又将如约而至。近年来,节日的热闹似乎逐渐淡去,街头少了烟花爆竹的璀璨与喧嚣,许多人心中不免感到失落。今年的跨年之夜,全国各地纷纷传出了燃放烟花爆竹的喜悦场景,烟花绽放,爆竹声声。部分地区也开始允许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燃放烟花,长沙的政协委员甚至提议在每周六于橘子洲头举行烟火表演,这样的声音让人心中重新燃起了对传统的向往。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也有地区坚决反对燃放烟花的行为,三年的疫情让人们对过年的期待愈加强烈,渴望能重温那些带有浓厚年味的时刻。

人们希望,未来的孩子们在学习“爆竹声声辞旧岁”这句诗时,不会疑惑:“爆竹是什么?”

关于“过年是否应该燃放烟花爆竹”的讨论,再次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我们不妨在探讨这个问题时,也了解古人燃放烟花爆竹的由来。

烟花爆竹在中国的历史悠久,早已成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其燃放习俗与驱邪禳灾的信仰息息相关。追溯其起源,《诗经·小雅·庭燎》中有“庭燎晰晰,君子至止”的记载,早期的爆竹是将竹子、草或麻杆捆绑后燃烧,发出“晰晰”的声响。东方朔的《神异经》也提到,古时人们用燃烧的竹子来驱赶深山中的恶兽,随之而来的爆炸声可以有效地惊吓野兽逃离。这些传统在古人的口耳相传中逐渐演变,尽管与野兽直接斗争的机会已不再,但爆竹作为驱邪的象征依然在民间流传。

成书于南北朝的《荆楚岁时记》提到,正月初一需要在庭前燃放爆竹,以辟邪驱鬼的寓意。《吴郡岁华纪丽》也有“开门爆仗”的习俗:“守岁筵残,领鸡争唱,已报岁朝。人家开门放爆竹,烨檏作声,寒烟满巷,邻里声相接也,云辟疫疠。”这正说明了爆竹在年节期间的重要性。古代爆竹的形式也在不断演变,最早的爆竹或许只是简单的竹子燃烧,后来逐渐发展为用纸包裹的形式,形成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爆竹样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燃放爆竹逐渐成为一种民间娱乐活动,受到了各阶层人士的喜爱。《东京梦华录》中提到“除夕”时,禁中燃放的爆竹声震耳欲聋,声响传遍了城外。《清稗类钞》同样描述了“时至中夜,多爆竹声”,王安石的《元日》中“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更是传唱千古。

烟花的出现比爆竹稍晚,其背后是人们对观赏美的追求。《事物纪原》中提到,烟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炀帝时期,技术在隋唐时逐渐成熟,唐代的诗词中也频繁提到烟花。作为一种观赏性的艺术,烟花点亮了节日的夜空,成为重要的节庆元素。

燃放烟花爆竹的传统延续千年,古人对烟花的玩法丰富多样。爆竹最基本的玩法是点燃后等待爆炸,而古人则将其与百戏结合,利用爆竹声调动气氛,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东京梦华录》中提到,皇帝在观看百戏时,表演开始时便有爆竹声响起,既是信号,也是驱赶邪祟的象征。这种安排不仅反映了古人对烟花爆竹的重视,更突显了其文化内涵。

《宛署杂记》中对古代烟花的种类做了详细的记载,声响的炮称为响炮,带炮连声者称三级浪,华丽多样的烟花形式让人叹为观止。清代时,秦淮河沿岸的烟花竞放更是盛况空前,各式各样的烟花如水鸭、满天星等让人目不暇接。古人的烟花技艺并不逊色于现代,甚至在某些方面更显得气势恢宏,正月期间,各社庙竞相燃放烟火,架高且精美的烟花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透过对烟花爆竹历史的回顾,年节的热闹不仅是声响的集合,更是承载了文化与情感的传承。无论是古时的爆竹声,还是现代的烟花绚烂,这些传统在岁月的流转中变得愈发珍贵。未来的节庆中,如何在保护传统与适应现代之间找到平衡,将是人们共同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