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的由来 谷雨的来历和传说
2022年4月20日10点24分7秒,农历壬寅年三月二十号,周三,视太阳到达黄经30°,谷雨节气。
谷雨,作为24节气中的第六个,标志着春季的尾声。其名称源于古老的谚语“雨生百谷”,意指雨水的滋润使得谷物得以生长。古文中也提到过“天雨粟,鬼神哭”的传说,显示了这一节气的文化深度。
根据《通纬·孝经援神契》的记载:“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这一节气的天文象征则是北斗星的斗柄指向辰位,辰为龙,象征着水库的充盈。谷雨时节,降雨量普遍增多,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古籍《管子》中提到:“时雨乃降,五谷百果乃登。”而《群芳谱》则进一步阐述:“清明后十五日为谷雨,雨为天地之合气,谷得雨而生。”这段话强调了谷雨与降雨的关系,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在这一节气,天气的显著特征是丰沛的雨水,这对于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民间谚语也对此有所反映,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以及“清明难得晴,谷雨难为雨”。根据传统习俗,若谷雨当天阴雨绵绵,则会有“谷雨下雨,四十五日无干土”的说法,意即农田会因缺水而遭受严重损失。相反,若谷雨期间有雨,则农民常常能迎来丰收,正如“谷雨前后一场雨,胜似秀才中了举”所言,这也反映了古人对雨水的美好期待。
谷雨的相关卦象为泽天夬卦,象征着阳气的上升,预示着夏季的即将来临。
关于谷雨的起源,民间传说多样,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与仓颉造字有关。传说中,清明节期间,人们会祭祀黄帝,而谷雨则是祭祀仓颉的日子。《淮南子·本经训》中提到:“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这意味着仓颉的创作感动了天地,因此降下了谷米雨,形成了这一节气的命名。
谷雨节气分为三侯:一候浮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任降于桑。这个过程描述了随着谷雨的到来,雨量的增加以及自然界的变化。浮萍的生长意味着阳气的上升,而布谷鸟的鸣叫则是农民播种的信号。在乡间,常常能听到杜鹃在此时节发出的“布谷布谷”的叫声,仿佛在提醒着人们,春天的尾声也意味着农忙的开始。
戴胜鸟的降落象征着农业的启程。在古代中国,桑树和麻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尤其是在丝绸生产上,戴胜鸟的出现预示着农时的到来。
在谷雨时节,民俗活动丰富多彩。人们常常会喝谷雨茶、赏牡丹、祭祀仓颉和海神,并在这段时间进行身体锻炼,借此驱虫避害。谷雨茶的起源可追溯至神农尝百草,用茶来解毒的传说。而正值谷雨,正是观赏百花之王牡丹的最佳时机,许多人都会在这天欣赏盛开的花朵。
还有一种特别的年画,称为“谷雨贴”,上面描绘着如神鸡捉蝎、天师除五毒等形象。这些画作寄托了人们对夏天的期盼,表达了驱虫、丰收和家庭平安的美好愿望。例如,潍坊的杨家埠年画中,甚至有“太上老君如律令,谷雨三月中,蛇蝎永不生”的文字,展示了人们对自然和丰收的虔诚祈愿。
今年的谷雨,正值这个周三。愿每个人都能珍惜这段时光,在谷雨过后迎来更好的转机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