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传统文化 清明节干嘛的


央视网消息:

梨花风起正清明,万物生发正应时。清明节不仅是春季的节气,也是承载着深厚文化的传统节日,象征着春回大地与亲人追忆的交融。

中国的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四大传统节日中,清明以其独特的节气命名而显得尤为特殊。这一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它不仅是祭扫先人的时刻,更是踏青游玩的好时光,成为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承载着人们对生命的敬畏与传承。

从4月4日起,新闻频道特意推出清明特别编排,旨在探讨清明节由节气演化为节日的过程,揭示其在中国文明史上的人文深度与历史厚度。此活动不仅让人们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更引导大家在传统与创新的结合中,探索属于当代的清明文化。

探秘中国人独有的节气测算

从天文学的角度来看,节气是特定时刻的标志。今年的清明节准确时刻为15时02分,而未来几年的清明节也有细微变化,比如2025年的清明时刻将是4月4日20时49分。这些时刻是如何被精确测算的呢?

清明、谷雨、立夏等二十四节气的具体时刻由中国的紫金山天文台发布。作为中国自建的第一座现代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负责历书的编算,自1950年起每年都编写《中国天文年历》。这个历书的编制不仅仅是记录,更是对天体位置与天象数据的精准计算。

黄道代表了太阳在一年内的运动轨迹,清明时刻的计算实际上是一个天文问题:太阳何时到达黄经15度?

古代先民用独特方法测量季节脚步

在古代,缺乏现代观测设备的先民们创造了独特的方式来测量季节,发明了许多至今依然被认为精巧的观测仪器。

现存于紫金山天文台的圭表,源自明代,清代重修,是古人用来测量节气的重要工具。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圭表由一个立竿和一个水平圭面构成,利用中午的影子长度来推算节气。随着太阳的运动,影子的长度在四季中变化,夏至时最短,冬至时最长。古代的农业社会,天文历法对生活至关重要,古籍《尚书·尧典》中有“敬授人时”的记载,体现了先民对天文观测的重视。

中国的传统历法与天文观测相辅相成,历史悠久,西汉时期的《太初历》首次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自此,二十四节气的测算未曾中断。

在紫金山天文台,偶遇了一群来自澳门的中学生,他们在祖国内地的科普参访中,被古人的智慧深深吸引。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科学家们在探索宇宙的道路上取得了许多古人无法实现的成就。如今,通过不断进步的观测技术和日渐成熟的计算模型,我们可以提前数年准确预测二十四节气的时刻。紫金山天文台发布的十年月历中,清晰列出了从今年起至2033年的节气时刻。

从节气到节日溯源清明节

古代中国采用干支历法来记录时间,“清明”正是干支历法中“辰月”的开端。古人认为,辰月是祭祖的合适时期,而清明作为辰月的首日,自然而然成为扫墓的首选日子。经过历史的发展,清明节的概念逐渐由节气演变为节日,至唐代开始正式固定。

自唐代以来,清明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气,更以节日的形式流传至今,结合了寒食节的习俗。史料记载,唐代无论士人或平民,寒食节的扫墓仪式均被视为重要的传统。由于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时间接近,人们常将扫墓活动延续至清明,逐渐使其成为表达情感与思念的重要时刻。如今,清明节的许多习俗依旧传承,丰富了这一节日的内涵。

在这个特别的时刻,清明节不仅是追忆与纪念的日子,更是人们对生命、自然和文化深刻反思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