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银子等于多少文 一文一吊一贯一两一串钱


古装剧中的侠客往往以一副潇洒的姿态登场,他们或在酒馆里大声呼唤店小二,“赶紧上几杯好酒,切几块上等的肉”,酒过三巡后,侠客从怀里掏出一块银元宝,随手一扔,便潇洒离去。这种情景在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呢?

从马未都老师的研究来看,古代确实使用银子作为货币,但散碎银两则是普通百姓日常交易中的主要货币。在古代,一两银子的实际价值如何?碎银两又是怎样的存在呢?

白银作为交易货币开始于西汉,但其真正普及和深入民间,直到明清时期才逐渐形成。由于白银的价值较高,不易分割,这使得日常交易中的找零过程相当复杂。与铜钱相比,白银的使用显得尤为麻烦。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白银的购买力差异也很大。例如,唐贞观年间,一斗米的价格为5文铜钱,一两银子能够兑换1000文铜钱。按照当时的计量标准,一两银子足以购买约1180公斤的大米。以今天每斤两元的大米价格计算,这相当于4700元人民币。到了宋朝,一两白银可以购买500斤大米,相当于1000元人民币左右。而在清朝,一两银子能买到约100公斤的大米,相当于500元人民币左右。

《大清会典则例》卷五十一《户部·俸饷》中记载的俸银数额显示,清朝官员的年俸从一品的180两到正九品的33两不等,而普通百姓的月收入大约为2两银子。从这些数据来看,白银的购买力在历史上一直很强。影视作品中的侠客随意掷出数十两的大银锭作为餐费,显然是不合实际的。

清朝的正一品官员年俸180两(明面上),普通百姓的经济状况自然不堪设想。明朝中叶至清康熙、雍正年间,外国商人来到中国进行贸易活动时,通常携带大量白银。直到明朝隆庆年间,白银才被正式规定为法定货币。

尽管白银被合法化,但实际使用却颇为繁琐。古代官方白银货币多为“银锭”,即民间俗称的“银元宝”,常见的规格有“十两”、“二十两”、“五十两”等。由于银锭的质量良莠不齐,一些商贩会在银中掺入铜、锡、铝、铅等金属,这使得银两的成色不一。

为了解决日常交易中的不便,明清时期的人们出门时会携带剪子和戥子。戥子是一种小秤,除了用来称重银子,还用于称量贵重药材和香料。剪子则用来“剪”银子,将整块白银剪成若干小块,这样可以方便交易,还能检查银子的纯度。

在《清末天津“钱鬼子”揭秘》中,李然犀描述了当时的情况:“要确定银子的成色是否纯正,需要用剪银子的大夹剪开银锭。各银钱号都备有这种工具,即便是五十两的‘整宝’银锭,也可以被夹剪成两半。”不仅银元宝可以被剪,银簪子、银手镯等也可以作为交易媒介。碎银子就是这样生成的。

例如,一个古人拿着三两银子购买了二两的物品,商家会当着他的面用戥子称重这五两银子,确保其分量足够。确认无误后,商家再用剪子将三两银子剪分为二两和一两。若剪分不准确,商家会继续调整,直到细分至毫厘。

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在家中将银子剪好,以便外出使用,避免在商贩剪银子时出现不当行为。即使是三两银子,也不能直接用来购买三两银子等值的物品。商家还是需要称重和剪开银子,以确保其纯度。

这种做法类似于今天废品收购站对铝、铜等金属按纯度进行收购定价的方式。

在明清时期,碎银子不仅用于日常交易,还用于支付工人工资。例如,江西景德镇和浙江嘉兴的油坊工人每日的工资通常是二分银子,这些工资基本上以碎银支付。

大家可能听过“火耗归公”的典故,这与碎银子有直接关系。清雍正年间,官府在征税时会将碎银熔炼成银锭,而熔炼过程中产生的损耗被称为“火耗”。为了避免损失,各级地方官员往往加收“火耗”。在清朝康熙年间,官府收一两税款,火耗往往加到十两。许多农民一年的收入都不足十两,结果只会是贪官大肆侵吞,而农民则背负沉重的负担。

雍正皇帝在整顿过程中推行“火耗归公”政策,经过多年的努力,国库收入大幅增加,农民不再需要额外支付过多的“火耗”。这一改革的根源正是碎银子。

影视剧中那些侠客随意放下大银元宝,老板也不再找零的情景,在真实历史上几乎是不可能的。虽然这些侠客视钱财如粪土,但店里的账房先生依然需要用戥子和剪子检查银两的实际重量和成色。大多数古人日常生活中并没有使用银锭的机会,这就像今天大多数人不会用支票支付一顿饭钱一样。

影视作品中的这些场景更多的是为了娱乐消遣,并不应完全当作真实的历史记载。

参考资料:《明史》《大清会典则例》《清末天津“钱鬼子”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