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什么意思 慎独的由来


《中庸》之道:慎独与儒家道德观

各位书友,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领略我国传统经典《中庸》的智慧。在前文中,我们重点探讨了“中庸”第一章的第一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现在,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一章的更多内容。

《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须臾(yú)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xian)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慎独什么意思(慎独的由来)

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君子被视为道德典范,即便在独处无人时,也必定严于自省,这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高贵品格。我们先前提到,“天命”即“天性”,顺应天性而行便合乎“道”,遵照“道”修养自身就是“教”。换句话说,“道”是事物本来的天性,与事物密不可分,就像人的身体和影子一样,这就是“可离,非道也”的道理。

这意味着,事物皆有自身的固有天性,人也不例外。这种天性犹如上天的旨意,是至高的原则,我们必须遵循,时刻遵从“道”而行,绝不可偏离,这才是德才兼备之人的体现。《中庸》强调,真正的君子须臾“慎独”,因为即便在无人目睹、无人耳闻的地方,在独处时也一定要审慎自省,严于律己,“慎独”是君子自我约束的最高境界。

慎独什么意思(慎独的由来)

除了彰显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外,“慎独”还体现了儒家思想的道德观:人的道德感源自人的本性或天性,与人的理性无关,这种本性是上天所赋予的,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一种“仁”。“仁”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道德感,《中庸》第20章有云:“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即修养自身在于遵循天理,遵循天理则始于仁义。而“仁”正是儒家思想,特别是孔子和孟子道德思想的核心概念。

我们曾在《孟子》系列中详细讨论了有关“仁”的内容。而《中庸》将“天命、率性、修道、行仁”结合起来,让我们发现了儒家思想中“仁”的出发点:它源自“天命”或者“天性”,是儒家道德的根源。简而言之,在儒家看来,人的道德品质源自自身固有的本能,这种本能是一种天然的本性,就像孟子所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隐之心就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拥有,而这种本性正是“仁”这一道德品质的起点和来源。

人的道德感源自本性,而非源自理性和外在环境等因素。儒家的道德观念与西方道德观有着根本性的差异。在西方哲学中,人的道德观更多地强调理性的作用,而非天性的作用。

慎独什么意思(慎独的由来)

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西方哲学中关于道德起源的思想。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一个不懂得道德知识的人不可能做出道德的行为。道德与知识、道德与理性是密切相关的。苏格拉底还说:“无知即罪恶”。道德与理性、罪恶与无知也产生了关联。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道德和理性同样相关联。亚里士多德认为,过道德的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道德是一种情感追求,也是一种理性的追求。他指出,道德的行为是一种合理的行为,仍然强调了理性在道德中的重要性。

慎独什么意思(慎独的由来)

在近代英国哲学家休谟的著作《人性论》中,他提出人类的道德源自一种“效用”,即能为人们带来福祉,增强人们的幸福感,人们因此自觉遵守一定的道德准则。严格来说,道德不是建立在本能的情感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理性的考量上。后来,英国哲学家边沁继承并发展了这一道德观念,创立了功利主义道德哲学。

边沁提出了“最大幸福原则”,认为能给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幸福的就是道德,这种道德观念也遭到了许多人的质疑。尼采曾说:人不仅是为了追求幸福而生存,只有英国人才这么认为。后来,功利主义学说影响了美国人。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皮尔士和詹姆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用主义或利己主义学说。

慎独什么意思(慎独的由来)

在哲学家康德的思想中,理性与道德也密不可分。总而言之,在西方道德观或道德哲学中,理性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这与我国的道德观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展历程。儒家认为,人的道德感植根于人的本能情感,而非理性或为了追求某种目的。孟子提出了著名的“仁义礼智”的四端说,这四种基本的道德品质也源自人的本性。

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人四种道德感的根基,它们皆源于人的本性,就像人的四肢一样不可分离。孟子认为,每个人都不忍心看到别人受苦,看到别人小孩掉入水井都会表露出惊恐和怜悯,会本能地去救小孩,而不是出于理性的盘算。

简而言之,在西方道德观中,道德源自理性,或者说理性在道德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我国的道德观中,则更强调道德是天性本能的产物,而非出于某种理性的考虑,这是东西方对于道德来源的不同观点。这种道德观,《中庸》《孟子》和其他儒家经典中都有类似的阐述。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在后续的内容中,我将继续带领大家深入探索《中庸》中的更多思想。如果您喜欢我的内容,请关注小播读书。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