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第二代逸动 新款长安逸动plus的价格


长安第二代逸动:设计轮回,实力升级

长安第二代逸动

撰文、摄影:柳笛@新车评

不想错过图文并茂的深度体验? 请选择:(1)PC版 (2) 手机版

自主轿车的新增长点
2013年至2015年,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十二连降”。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其实是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当时,自主品牌纷纷将重点从轿车转向SUV,导致轿车产品更新迭代出现真空期,市场份额下降也就在情理之中。 随着长安、吉利等企业依靠SUV站稳脚跟,他们开始回归“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从2017年开始,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轿车陆续进入市场。此次试驾会上,长安就集中推出了两款重磅轿车——逸动和逸动DT。
设计语言的螺旋上升

长安第二代逸动

与其说这是轮回,不如说是螺旋式上升。长安汽车的设计能力也经历了从第一代逸动的惊艳亮相,到CS95的市场低谷,再到如今第二代逸动的再次突破。从睿骋CC开始,长安新一代设计语言初露锋芒,而第二代逸动则展现出更加成熟的设计理念。
第二代逸动在设计细节上展现出更强的逻辑感,整体造型更加完善,甚至可以说,现阶段长安的设计语言是以逸动为蓝本进行开发的。在我看来,无论是逸动还是睿骋CC,凭借其出色的颜值就足以吸引一大批潜在消费者。
兄弟联手,市场突围

长安第二代逸动

长安第二代逸动

第二代逸动在车身尺寸上全面提升,已经与吉利帝豪GL基本处于同一水平,而其8-11万元的预售价也与帝豪GL高度重合。
更值得玩味的是,逸动的预售价与自家兄弟车型睿骋CC(8.99-13.89万)也有着较高的重叠度。由此可见,长安的策略是让这两款风格差异化的车型集中火力进攻同一价格区间,逸动主攻自主品牌市场,睿骋CC则瞄准合资品牌,力求上下通吃。
1.6L动力够用,期待1.5T

长安第二代逸动

第二代逸动初期只提供1.6L自然吸气发动机,而1.5T动力总成则暂时处于幕后。从主观驾驶感受来说,这台1.6L发动机动力表现尚可。得益于缸内直喷技术,其最大功率达到94kW,峰值扭矩168Nm,与竞品车型普遍搭载的1.4T发动机相比,在功率上相差无几,但在扭矩方面略逊一筹。
在城市路况行驶,动力响应轻快,爱信6AT变速箱与发动机的匹配也比较积极,轻踩油门,转速便会迅速攀升至4000-5000rpm,只要舍得给油,0-80km/h加速完全够用,只是在高速再加速能力相对较弱。
考虑到逸动想要打造偏运动的风格定位,1.6L发动机还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期待未来1.5T车型能够带来更酣畅淋漓的驾驶体验。
底盘调教可圈可点

长安第二代逸动

除了外观设计,第二代逸动在底盘调校上也更强调运动风格,悬挂支撑性相当不错。在山路试驾环节中,底盘表现十分扎实,给予驾驶者充足的信心。
逸动采用拖曳臂式后悬架,长安已经将这类悬架的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逸动的底盘调校风格与帝豪GL十分相似,都属于偏向欧系风格,路感清晰。区别在于,逸动悬挂行程更长,在经过较大颠簸路面时,车内震动更加柔和。
可以说,无论是逸动还是帝豪GL,它们的底盘表现都处于该级别车型中的领先水平,甚至可以作为标杆产品。相比之下,日韩系车型的底盘表现已经落后于中国品牌。
静音出色,软实力提升

长安第二代逸动

隔音降噪一直是长安汽车的强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中国品牌汽车的“良心”项目。受限于试驾时间和路线,此次试驾主要体验了0-80km/h速度区间内的噪音控制,可以负责任地说,逸动在静音方面的表现已经可以媲美日产轩逸。
总而言之,第二代逸动在机械素质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也是影响消费者在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之间做出选择的关键因素。如果现在让我在逸动和卡罗拉之间做出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

尽管第二代逸动上市时间及具体配置尚未公布,但从试驾体验来看,长安似乎在配置选择上采取了 somewhat unorthodox 的策略. 一些科技配置,例如中控大屏和 ACC 自适应巡航,可能普及度较高;我们试驾的顶配车型,却仅有主驾车窗支持一键降,且主副驾化妆镜均未配备照明灯。 这样的操作,让人感觉逸动在取悦消费者方面耍了些小聪明。

我们提供了逸动与几款竞品车型的车内空间对比,希望能帮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这款新车.

长安第二代逸动(新款长安逸动plus的价格)

总结

正如我在视频结尾所言,如今中国消费者购车选择更加丰富。 10 万元价位,合资品牌选择有限,高配飞度或低配朗逸,性价比都不够突出。 而第二代逸动这类中国品牌车型的出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放眼 20 万元以下 SUV 市场,中国品牌已给合资企业带来压力,相信假以时日,这种压力也会传递到轿车领域。

【第二代逸动首试印象】

优点: 外观设计亮眼;车内空间表现主流;动力总成平顺;底盘质感出色。

不足: 1.6L 动力稍显不足;实用配置不够丰富。

【新车评推荐等级(初评)】

说明:初评推荐等级仅基于初次试驾体验,并非新车评对该车的最终评价,敬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