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见字〗第294期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爱情最美好的样子,或许是心照不宣的默契。
八岁时对着铜镜梳妆,细长的眉毛已能描画;
十岁时外出踏青游玩,盛开的芙蓉花便是我的裙裳;
十二岁学习弹奏古筝,如同身披银色铠甲般认真执着;
十四岁时,我将亲人们的询问藏在心里,他们哪里知道我心中早已有了意中人,只是尚未婚嫁。
十五岁那年春天,我独自一人在秋千上哭泣,任凭春风吹拂着我的脸庞。
据说,这是李商隐诉说初恋的一首情诗,他与邻家女孩青梅竹马,这份暗恋还没来得及说出口,便因女孩嫁人而无疾而终。
东风夹杂着细雨,芙蓉池外传来阵阵轻雷;
金蟾香炉里的香燃尽了,玉虎香炉里的香却刚刚点燃;
贾充偷看韩寿,是为爱慕;宓妃留下玉枕,是为思念。
我的满腔爱意啊,不要与春天盛开的花朵争艳,因为这份相思,最终只会化作一寸寸的尘埃。
李商隐与商人之女柳枝相爱,但按律商贾与士族不能通婚。后来柳枝被东诸侯纳为妾室,一生郁郁寡欢,而李商隐也留下了这段有缘无分的遗憾。
昨夜星辰闪烁,夜风习习,我与你在画楼西畔的桂堂东边相遇。
虽然我们之间隔着千山万水,无法像比翼鸟一样双宿双飞,但我们心心相印,早已心领神会。
我们隔着座位传递酒杯,在春酒的温暖中感受彼此的心意;我们分成两组猜谜,在摇曳的烛光中享受相聚的快乐。
可惜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不得不听从更鼓的召唤,像飞蓬一样奔波于官场。
李商隐与公主侍女宋华阳相爱,却被公主发现并拆散。这段感情不被世俗接受,却成为彼此心灵的慰藉。
你到来时只是空口承诺,离开时也悄无声息,徒留我一人在月色朦胧的五更时分听着楼上的钟声。
你远行后,我常常梦到你,却无法将你唤醒;我为你写信,却被催促着写完,墨迹都还没干透。
蜡烛的光芒照亮了半笼金翡翠,淡淡的麝香从绣着芙蓉花的香囊中散发出来。
我早已怨恨这遥远的距离,可如今你我之间,却又隔着比蓬莱仙山还要遥远的距离。
相见时难舍难分,离别时更是肝肠寸断,东风无力地吹着,百花也已凋零。
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燃烧殆尽,泪水才流干。
早晨对着镜子,我只担心自己的容颜已改,夜晚独自吟诗,只觉得月光都变得寒冷。
你去往蓬莱仙山,路途并不遥远,我会让青鸟替我殷勤地探望你。
虽然李商隐与宋华阳不能相守,但他们通过诗词书信互诉衷肠,彼此鼓励、支持。这份感情超越了爱情,更像是知音间的惺惺相惜。
我用绣着凤凰尾巴图案的轻罗 fabric,在深夜里为你缝制衣裳;
我担心团扇遮不住皎洁的月光,暴露我的心事;
你我匆匆告别,来不及互诉衷肠,只能任凭马车发出的声音,淹没了我们未尽的话语。
曾经,我只能在寂静的深夜里,独自一人回忆着我们之间的点点滴滴,如今,我依然没有你的消息,只能默默地看着石榴花开了一季又一季。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李商隐24岁时,仕途得意,春风满面,不仅高中进士,还娶得贤妻王氏。
王氏出身名门,其父是李党派系的重要人物王茂元。而李商隐的恩师令狐楚却是牛党中人。这段婚姻将李商隐推入了党派斗争的漩涡,仕途几经浮沉,夫妻二人也聚少离多。
远谪他乡的李商隐,音讯难通,却始终坚信爱情的力量,相信彼此都在遥遥相望,思念不减。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写下这首诗时,李商隐远在巴蜀,而妻子却在千里之外的长安。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更何况是人心难测。岂料,这封寄托着无限思念的家书寄出两月前,王氏已香消玉殒,徒留他一人在世间踽踽独行。
那些期盼着重逢后秉烛夜谈、互诉衷肠的愿望,都化作了虚幻的泡影,成为他心中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是悼念亡妻,还是倾诉对红颜知己宋华阳的深情? 也许,这首诗早已超越了具体的个体,而是李商隐对自己一生情感经历的追忆和感叹,充满了无可奈何的怅惘。
自卷入党争,李商隐便开始了颠沛流离的人生,仕途失意,情路坎坷。那些出现在他生命中的女子,大多是有缘无分,即使曾经海誓山盟,最终也如春日里的繁花一般,匆匆凋零。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明知沉溺于相思毫无意义,却依然选择为心中的那个人、那段逝去的感情而痴情一生。这,便是李商隐。
世事无常,聚散离合本是常态。而那些歌颂爱情的诗篇,则穿越了时空,让后人在品味文字的也能感受到爱情最美好的样子,并从中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