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项目


从“行路难”到“致富路”:贵州黔西绿化乡的乡村振兴之路

“出门行路难,富贵安可期。”如果出门连一条好走的路都没有的话,还能指望得上什么荣华富贵?唐朝诗人戴叔伦的一首《行路难》道尽了“行路难”的苦楚。这条千百年来困扰着无数人的“蜀道”,如今在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绿化乡,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解决“行路难”问题,绿化乡以党建引领扶贫,以“村村通水泥路、组组通公路和连户路”为目标,大力推进通村通组路建设。通过多方争取项目支持、协调部门联动、组织群众参与,累计硬化通村通组路50多公里,切实解决了群众最为关心的农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2018年,全乡7个村(社区)实现了通村通组路全覆盖,曾经的“行路难”变成了如今的“致富路”。

安可项目

通组路扮靓新农村

曾经,绿化乡的村民们只能依靠肩挑背驮运输农产品,费时费力,还错失了最佳销售时机。如今,四通八达的道路如同一条条玉带,串联起了一个个产业基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小海子村的李子示范基地里,红墙白壁掩映在绿树丛中,新修的道路在李树林里时隐时现,沉甸甸的果实触手可及。种植户沈吉祥高兴地告诉记者,路通了,商贩们早早地就来预定李子,收入比往年翻了一番。种烟大户赵忠贵也感慨,以前因为不通路,种植烤烟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如今三轮车直接开到烟地里,每年节省劳动力成本2万多元。

湾箐村曾是“石旮旯里苞谷汤,山高水远路长长”的穷苦山村。如今,宽敞明亮的水泥路取代了羊肠小道,低矮的茅草房变成了高大的楼房,昔日的石旮旯种满了核桃、脆红李等果树,处处绿树成荫、瓜果飘香。

四方井村最偏远的二坡头,也因路而兴。通村路修通后,村民们陆续回迁,荒芜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村里利用闲置的土地,引进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建起了近300亩的猕猴桃示范基地,昔日的荒凉景象一去不复返。

大海子村依托美丽的湖泊资源,借助通村通组路,将周边几个湖泊和历史遗迹连接起来,打造乡村旅游线路,发展乡村观光、休闲度假、生态农业等产业,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乡村振兴之路。

“通村通组路”的全面覆盖,不仅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更打通了农村产业发展的“任督二脉”,激发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为绿化乡的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谱写出了一曲曲乡村振兴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