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教案设计


《鸿门宴》在高中教师资格考试中占据重要份额,堪称一大难点。这篇课文出自西汉历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司马迁的名著《史记》。鸿门宴指的是公元前206年秦朝咸阳郊外鸿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鸿门堡村)举行的宴会,参与者为当时两支抗秦军的领袖项羽及刘邦。这次宴会对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被认为是促成项羽战败、刘邦建立汉朝的一个间接因素。后人常以“鸿门宴”一词比喻意在不轨的宴会。学习本篇课文可使学生了解鸿门宴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同时学会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这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更在当今社会具有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为方便教学,本文提供一份较为详细的教学设计以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史实,积累文言常识;

- 学会辩证分析人物,评价人物。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角色扮演和人物对照的方式,体会鲜明的人物性格;

- 树立正确的读史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学习司马迁隐忍著书的坚韧精神;

- 从容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

- 理解项羽失败和刘邦胜利的原因,领悟性格决定命运的人生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角色扮演和人物对照的方式,体会鲜明的人物性格,树立正确的读史观。

难点:学习司马迁隐忍著书的坚韧精神,从容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理解项羽失败和刘邦胜利的原因,领悟性格决定命运的人生道理。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多媒体教学法、朗诵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玩过象棋吗?(播放多媒体展示棋盘图片)棋盘中间常有空隙,上写“楚河”、“汉界”,这是以象棋比拟历史上的“楚汉战争”。“楚”代表项羽,“汉”代表刘邦。按理说骁勇善战的项羽应该取得胜利称帝,但结果却恰恰相反,项羽战败,自刎乌江,刘邦称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历史上的这起转折事件,一起走进司马迁先生笔下的《鸿门宴》,去了解刘邦和项羽这两个历史人物。

(二)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作品及相关史实。

(1)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曾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辩护,入狱遭受腐刑,但他没有放弃,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历尽艰辛,著成《史记》。

(2)《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八书、十表。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三千年的历史;目的是“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鸿门宴”的故事发生在陈胜吴广起义后的第三年(公元前206年)。陈胜吴广起义后,各地云起响应,其中有楚国贵族出身的项梁、项羽叔侄,有农民出身的刘邦。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梁扶楚怀王的孙子作了楚王,也叫楚怀王,刘邦也投靠了项梁。公元前207年,项梁战死,怀王派项羽等去救援被秦军围困的赵国,同时派刘邦领兵攻打函谷关。临行时,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便封为关中王。项羽大破秦军后,听说刘邦已入咸阳,非常恼火,就攻破函谷关,直抵新丰鸿门。这时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暗中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项羽听了,更加恼怒,决定第二天发兵攻打刘邦。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就此展开。

2.根据课前预习,出声诵读课文(注意:朗读的快慢、停顿、语调、轻重音等),播放音频。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思考“在鸿门宴这个故事中地点上有什么改变”?”

梳理:①(第1、2段),交代鸿门宴的由来(宴前)。

②(第3、4段),写鸿门宴上的斗争(宴中)。

③(第5、6、7段),述会后余事,包括刘邦逃席,间道至军;张良留谢,项王受璧而范增破斗;刘邦诛杀曹无伤(宴后)。

(三)深入研读

1.同学们对文章的哪一部分感兴趣?(预设:学生宴中对感兴趣)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文章的第三、四自然段,并思考:① 刘邦在鸿门宴上谢罪的语气是怎样的,为什么他的语气是这样的?② 项羽又是怎么对应刘邦的?

梳理:① 刘邦的语气谦卑的,这种谦卑让项羽放下戒备,原本设鸿门宴想杀刘邦,却因为这种谦卑放过了刘邦一马。说明刘邦百般迎合,深谋远虑,能言善辩,忍辱负重。② 项羽骄傲自大,毫无远虑。

(2)在宴席上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文章情节的三起三落分别指的是什么?

梳理:① 一起:范增举玦 一落:项羽不应

② 二起:项庄舞剑 二落:项伯以身翼蔽

③ 三起:樊哙闯帐 三落:项羽不仅不怒,还称“壮士”,赐酒、赐彘、赐座。

从中可以看出项羽是个优柔寡断、不善用人才和骄傲自大之人,也为后文刘邦尿道逃跑,为刘邦胜利、项羽失败埋下伏笔。

2.综合全文看,请同学们以语文小组为单位合作思考:从实力上看项羽想杀刘邦轻而易举,但是最终没有杀成反而失败,请品析文章,找出你认为影响刘邦成功,项羽失败的关键性人物进行品析。

梳理:① 项伯:① 从文章的第一个自然段可以知道项羽因刘邦有称帝的想法而想攻打刘邦,而从实力上来看,如果项羽攻打刘邦,刘邦必败;文章的第二自然段交代了项伯夜访、张良献计、刘项指婚、项伯具言使得整件事情有所转机,交代了刘邦要去赴宴向项羽道歉。所以说如果没有项伯的献计,也许项羽就会杀了刘邦;但是项伯属项羽一方,却向刘邦告密,从中可以看出一方面他是个背信弃义之人;从原文中我们得知,项伯只是间接性的告诉了刘邦项羽要杀他的消息,当他知道项羽要攻打刘邦,于是去找张良,是想告诉他的好朋友张良逃跑,所以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所以总结得出:项伯既是个背信弃义的小人又是个重情重义的人。

② 张良和樊哙:① 张良当收到项伯告密的消息后没有逃跑,反而是给刘邦献计,从中可以看出张良是个不贪生怕死之人,也看出了他对刘邦的衷心;② 樊哙在宴中不畏项羽,从容不迫协助张良帮助刘邦逃脱,从中可以看出樊哙是个有勇有谋,赤胆忠心之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