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怎么写和示范


(一)读后感的特征

读后感,是阅读书籍、文章或图画等后,凭借自身理解所撰写的感想体裁。读后感在中考作文中颇为常见,传统又经典。尽管中考作文题型近年有变化,但读后感作文并未随之消退,甚至更加需要重视。在中考作文中,读后感题材是最基础、最真实、最能反映考生写作水平和能力的题型。

读后感中的“读”内涵广博,形式多样。中考中主要考察两类读后感:一是根据所提供材料(文字或图画)创作感想;二是将试卷中的阅读理解文章作为写作素材,展开感受。“点”议一“点”感是读后感的特色之一。作者可从素材中撷取重点,如名言、细节或问题,深入分析并抒发感想。唯有斟酌重点,才能含蓄生动地表达观点。

(二)写读后感的一般流程

写作读后感时,需要理解原文,把握其中的内涵,展开联想,表达自己的见解。要妥善处理“读”与“感”的关系,避免只“读”不“感”,并重视对文章的修饰和打磨,力求灵活多样。读后感的一大特色就是“读”与“感”的紧密结合。“读”指阅读了何人何文,文中阐述了什么事件或观点;“感”指阅读后的感想。“读”是“感”的基础,“感”是对“读”的深化。从所读作品的角度来看,“读”是直接的——交代阅读的内容和切入点;“感”是间接的——以切入点为出发点,进行联想,阐述感受。“读”与“感”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读后感中“读”与“感”的结合,一般有两种形式:一边叙述阅读内容(交代阅读内容)一边抒发感受;先叙述阅读内容,后抒发感受。对大多数考生而言,先叙述后抒发的形式较易掌握。

想要写出优秀的读后感,除了掌握以上基础知识,以下写作步骤同样不可忽略:

(1)细读原文只有充分研读原文,才能深刻理解其内容和主旨,从中发掘感想,写出有感而发、切中要害的读后感。

(2)确立感发点感发点即读后感的中心论点和文章的“入手处”。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部影视片、一出戏剧的内容有详有略,线索有繁有简,人物有主有次,观点有深有浅。写读后感不可能面面俱到。那么,应如何确立感发点呢?方法其实很简单。我们在研读某篇作品后,必然会产生启发,有所感悟,其中启发最大、感悟最深的那一点(或几点),就可以确立为感发点。例如: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感发点往往是人物最突出的精神、思想、品格等,或最有价值的言论、行为;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感发点往往是事件中所包含的意义、所反映的某个问题或普遍性的规律;议论文的感发点,一般是所读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其他文体感发点的确立与上述同理。

(3)叙述阅读内容和发表感受叙述阅读内容是指对所读文章的出处、篇名、作者、感发点等方面进行交代,目的是让读者明白这篇读后感的由来,要发什么感想。这些交代是必不可少的,否则,读者将不知你的“感”由何而发。发表感受是在叙述阅读内容和感发点的基础上,展开联想与引申,联系实际,发挥自己的思考,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联想与引申的原则:围绕感发点,与原文材料紧密相连。对联系的内容和实际进行必要的分析、议论或抒情,这样“感”才会有深度。这也是展开读后感主体部分最主要的方法。在描述感发点的过程中,要注意将所读原文的材料与联想和引申的材料紧密结合。

(4)读后感的结尾结尾可以概括中心,总结全文,或提出问题,发表看法,引人深思。“文无定则”,形式由内容决定,采用什么形式结尾,要视读后感的类型而定。

(三)写读后感的一般格式

(1)确定正副标题正标题一般标明文章的中心内容,有的正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副标题标明题材,一般为“读《×××》有感”。

(2)掌握读后感写作的一般方法:引、议、联、结

①引:简要叙述“读”的内容或直接引用原文某些语句,将“读”的观点或中心快速引出。“感”的开始。

②议:围绕“感”的中心(或观点)进行分析议论,阐述道理。

③联:围绕议论的中心,展开联想,讲述典型事例,也可联系社会和自己的实际,抒发感受。

④结:结尾时概括中心,总结全文得出一个结论。结论可以与开头呼应,可以归纳结论性的观点,可以强调某个重点,可以发出号召。结论可以是批评、劝勉或鼓动性的,具体形式视文章内容而定。

点击以下链接,解锁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