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教案设计


社戏教案设计

《社戏》精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的结构,分析叙述详略的写作特点。

2.领悟景物描写在烘托人物心情及表达中心思想中的作用。

3.识别虚词,掌握偏正短语的用法。

4.体会文中所流露的对劳动人民的关切与赞美。

二、难点、重点

1.理解故事情节的结构,分析叙述详略的写作特点。

2.领悟景物描写在烘托人物心情及表达中心思想中的作用。

第一课时

1.平桥村何以是“乐土”?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分析:

  • 优待:钓虾、坐船、剥豆
  • 逃离枯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 自由自在:无行辈之分,“打太公”也不被责罚
  • 友好相待:热情的双喜、帮助的桂生、无私的阿发
  • 丰富的生活:掘蚯蚓、钓虾、放牛、赏戏、偷豆

“乐土”反衬了课室的压抑,反映了作者对封建教育的厌恶和对劳动人民的喜爱。

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绘了月夜行船时的沿途景色?这些景色描写起什么作用?

分析:

  • 有形:群山、松柏林
  • 有色:豆麦碧绿、月色朦胧
  • 有声:笑声、嚷声、水声、笛声
  • 有味:豆麦清香
  • 有情:心也“沉静”,又“目失” 过去和归来的景物描写互为烘托,渲染了看社戏时的心情。

3.“偷吃罗汉豆”情节中,作者重点描写的是什么?

分析:

  • 偷豆过程:摸、摘、煮、吃
  • 人物性格:
    • 阿发:热忱无私
    • 双喜:聪明冷静、公平公正

4.为什么作者吃了六一公公送的豆子时,没有前一天觉得好吃?

分析:

  • 自摘自煮,随心所欲
  • 环境不同,前一天充满神奇色彩,有欢声笑语
  • 身体疲倦,饥肠辘辘

作者赞美的是罗汉豆本身吗?

5.文章记叙的顺序和详略安排如何?

文章以时间顺序记叙,详略安排如下:

  • 详:去看社戏前的波折、看社戏途中、看社戏过程、归航
  • 略:插叙“乐土”生活、第1段概括、第5段扫墓因素、母亲深夜等候

详写事件集中反映主题,略写补充情节,推动叙事。

6.文章是如何将具体叙述和概括叙述相结合的?

分析:

  • 具体叙述:详写驾船、归航等动作,生动形象、流畅简洁
  • 概括叙述:概括母亲归省原因、人物性格、事件经过,简明快捷

结合运用,内容丰富,更好地表达思想。

7.文章通过人物描写表现中心思想。试分析。

分析:

  • 主要人物:双喜
  • 次要人物:阿发、六一公公
  • 性格特征:
    • 双喜:机智、果断、热心助人
    • 阿发:热情大方
    • 六一公公:朴实善良
  • 通过人物描写塑造美好形象,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喜爱和赞颂

课文第一章略写了“我”在平桥村的日常生活,其中就描述了“我”的一群小朋友们。大家一同钓虾,“所得的虾米,一律是归予吃”的一天“吃饭之后”,小朋友们看戏回来,高高兴兴地讲戏,“我”因为没能去看,闷闷不乐地不说话,“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第二天一起看社戏时,“我”感到疲倦了,托桂生去买豆浆。桂生没能买到,但主动对“我”说:“现在去舀一瓢水来给你喝罢。”回家路上,大家想吃东西,阿发就叫大家去偷他自己的豆子。偷豆之后,“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地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等到豆子煮熟了,大家“都围起来用手抓着吃”。少年朋友们天真无私,和谐相处,这是一个多美好的群体啊!

少年中最突出的人物自然是双喜。文中第7自然段开始写到了双喜,并称他是最聪明的。他的聪明,首先体现在他想到了怎样解决“航船”的问题,可以解决“我”去看社戏的问题。他发现大人迟疑着不肯让孩子们相伴去看社戏,立刻提出了三条理由:(1)船又大;(2)迅哥儿向来不乱跑;(3)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他还用“打包票”的话做了保证,终于打消了“我”的外祖母和母亲的顾虑。从这一件事就可以看出,双喜是个聪明能干、善解人意、考虑周到、充满自信的少年。

双喜也是个颇有号召力和组织能力的少年领袖呢。他提出用八叔的航船送“我”去看社戏,十几个别的少年立刻响应。看了一阵子戏,他发现“全船里几个人不住的吁气,其余的也打起呵欠来”,就提议回去,“大家立刻都赞成”,偷蚕豆的时候,他又指挥大家不能再多偷阿发家的豆子。这些描述都显示了双喜在少年中的地位。

六一公公是在第三部分才写到的人物。可以看出,他对孩子们偷吃他的豆子并不怎么介意,还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鲁迅夸奖他的豆子好吃,他又感激又得意。因为精心的播种和耕作的成果得到了肯定,他就那么高兴,这正是劳动者质朴本质的表现。

课文结尾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再也没有吃到那夜那么好的豆子,——也不再看到那夜那么好的戏了。”其实,看戏并没有看到最精彩的内容,豆子也只不过是特别新鲜罢了。真正让“我”难忘的,是农村劳动者及其孩子们的朴实、真挚的情谊,是在看着戏、吃豆子的时候所感受到的人与人之间亲密和谐的氛围。作品正是以这样充满情感的笔墨,勾画了农村少年们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可敬可爱的品质,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平凡的题材中写出深刻的主题思想,这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第二课时

(一)解题疑难导入。

1.解题:“社”,“礻”旁加“土”,是个会意字。“礻”表示祭祀,“土”是土地神。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叫“社”。根据我国的民间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在绍兴地区,后来发展为以演戏的形式祭祀,这种时候演的戏就称为“社戏”。

2.指导学生阅读“预习提示”,概括要点:这是一篇小说,虽然是以作者的经历为素材创作的,但“我”是小说中的人物,而不是鲁迅。课文是《社戏》这篇小说的节选,“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

3.设疑导入:课文结尾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再也没有吃到那夜那么好的豆子,——也不再看到那夜那么好的戏了。”那夜吃的是什么豆?看的是什么戏?真的那么好吗?在课文中作者是怎么描写社戏的?请各位同学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朗读,看看课文写了什么,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二)教师示范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标画出他们认为写得最好的句子。

(三)讨论:课文的哪一部分正面描写看社戏?演的什么戏?戏真的特别好吗?

明确:第17至21自然段,描写看社戏。演的什么戏,课文中也没说。戏本身也不太好。“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给一个花白胡子的用马鞭打”“实在要算是最好的一折”。

另问:看戏本身也没有写得多也不详,那么作者写了些什么?是什么使“我”难以忘怀呢?

(四)引导学生重读课文,理清结构,提示学生注意时间和地点的转移。

(五)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第一部分。

1.提问:平桥村本是一个“极偏僻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可课文中说“但在我是乐土”,为什么?

明确:之所以是“乐土”,是因为“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而且这里乡风淳朴、好客,“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没有封建礼教的束缚:“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乐土”中还有乐趣——钓虾、放牛。

2.讨论这一部分在全篇中的作用。

明确:交代了看社戏的时间、地点、机缘,引出了同去看社戏的人物——乡间生活中的小朋友们,还交代了“乐土”中的乐趣,为下面写“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看社戏做了重要的铺垫。平桥村的生活也是“我”所深深怀念的。

(六)引导学生自读第5至9自然段,标出表现“我”心情变化的句子,谈谈这样详写的作用。

明确:心情变化:期待——焦急——失望——猜测——沮丧、赌气——高兴、有希望——兴高采烈。这样写突出要去看社戏的迫切心情,为写看社戏的乐趣做铺垫。

(七)朗读全文,体会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八)指定学生朗读第22、23自然段,引导学生并讨论体会这一部分的写景方法。

(九)引导学生自读第24至30自然段。讨论这一段写偷豆要表现什么内容。(提示学生要抓住这一段中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分析人物。要引导学生联系上文,重点分析双喜这个人物形象。)

明确:偷豆的情节,表现了农家少年的天真、热情、纯朴和稚气。正是因为偷豆这种童心和野趣,曾经普通的罗汉豆才有了无比的美味,才使“我”终身难忘。

(十)学生自读第31至40自然段,讨论六一公公的形象。

(十一)全班齐读课文全文,并讨论全文写了哪几个故事情节,详略各是怎么安排的。

提示:全文写了以下七个故事情节:(1)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2)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3)看社戏前的波折;(4)夜航去看社戏途中;(5)赵庄看社戏;(6)看社戏后归航偷豆;(7)六一公公送豆。详写的故事情节是(3)(4)(5)(6);略写的故事情节是(1)(2)(7)。

再问: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故事情节?

(十二)朗读课文中的景物描写部分,学生自己领悟、归纳其特色。

提示:(1)景物描写多侧面。《社戏》在描绘农村自然景物时,分别从色彩、声音、视觉、听觉、嗅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