铵根离子符号 硝酸根离子符号
四、离子概述
1. 离子定义: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因得到或失去电子而成为带电荷的微粒,这种带电的微粒即为离子。
以金属钠与为例,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带正电的钠离子(Na+),而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则形成带负电的氯离子(Cl—)。这两种带有相反电荷的离子相互作用,即构成了氯化钠(NaCl)。
2. 离子的分类与形成:
(1)阳离子:当原子失去电子时,它将带正电,此时其荷数(即质子数)将大于电子数。
(2)阴离子:相反,当原子得到电子时,它将带负电,此时其荷数将小于电子数。
3. 元素的电子排布与化学性质:
(1)金属元素通常拥有少于4个的最外层电子,这使得它们容易失去电子并形成阳离子,如Na+和Mg2+。
(2)非金属元素则通常拥有超过4个的最外层电子,它们容易得到电子并形成阴离子,如Cl—和O2¯。
(3)稀有气体元素的电子排布则为稳定结构,其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为2个)。
值得注意的是,最外层电子数量对元素的化学性质有着决定性影响。具有相同最外层电子数量的元素会展现出相似的化学性质。但也有例外,如氦与镁、氢与钠等元素。
4. 离子符号的解释及用法:
(1)例如Al3+表示铝离子,一个铝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
(2)离子符号前的数字表示该离子的数量,如2Al3+表示两个铝离子。
(3)数字在离子符号中的意义,如在3Mg2+中,“2”代表每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3”则表示有三个镁离子。
5. 常见离子符号列表:
从简单的氢离子H+到复杂的硫酸根SO42-和碳酸根CO32-等各种常见离子均包含其中。了解这些常见离子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物质的组成及化学反应过程。
6. 分子、原子、离子与物质的关系:
(1)分子、原子、离子均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分解为原子,而原子又可以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3)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会通过得失电子的方式形成离子。反之,在特定条件下,离子也会通过得失电子的方式回归为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