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梁怎么画 连梁侧面钢筋同墙体水平筋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连梁与框架梁是两种重要的构件类型。连梁,指的是两端与剪力墙相接,且其跨高比小于5的梁(具体细节可参见“高规”的第7.1.8条款)。而框架梁则是两端与框架柱相接的梁,或者两端虽与剪力墙相连,但跨高比不小于5。

两者的共通点在于,无论是连梁还是框架梁,在抗震设计时都倾向于首先在它们上出现塑性铰,而非框架柱或剪力墙。这样的设计理念被称作“强柱弱梁”或“强墙弱连梁”。

从构造的角度出发,这两者都需要满足抗震的构造要求。具体来说,无论是框架梁还是连梁,它们的纵向钢筋(包括梁底和梁顶的钢筋)在锚入支座时都必须满足规定的锚固长度,对于连梁,这一长度要求甚至需达到且不少于600mm。在抗震等级相同的条件下,框架梁和连梁的箍筋直径及加密区间的距离规定是一致的。

而它们的差异则体现在抗震设计的灵活性上。在抗震设计中,连梁的刚度可大幅降低,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让其停止工作。相比之下,框架梁的刚度降低幅度有限,且不允许完全失效。规范建议次梁不宜搭在连梁上,但可以搭在框架梁上。

连梁的跨高比较小(小于5),主要作用是传递剪力。对于连梁的构造规范有别于框架梁的规定。例如,连梁的箍筋需全段加密,而框架梁则有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区分。对于连梁的腰筋也有明确规定,墙体水平分布钢筋应作为连梁的腰筋连续配置。当连梁高度超过700mm或跨高比小于等于2.5时,其腰筋直径及间距有具体要求,并被列入强制性规定中。

相较之下,框架梁的腰筋只需满足一定条件时进行配置,且并未被列为强制规定。

在实际的施工图中,常见错误包括:错误地将符合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且跨高比小于5条件的梁归类为框架梁并为其设置箍筋加密区及非加密区;或将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误判为连梁。部分人员在标注连梁配筋时,不区分其高度和跨高比,简单地使用“连梁腰筋同剪力墙的水平钢筋”这样的说明。这可能导致在特定情况下(如连梁高度、跨高比等条件特殊),违反了“高规”的第7.2.26条强制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