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世界竹林地图种子 迷你世界竹林坐标2023
岁月更迭,新春复始
回眸2023
公园城市,建设步伐不停
我们以品质为笔
持续勾勒“公园城市”的幸福轮廓
今年,我们致力于构建城园相融的空间格局,以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为引领,通过“五绿润城”、“百花美城”、“千园融城”三大行动,深耕绿色生态底色,塑造公园城市的优美形态,实现城市风貌与公园形态的交融。
在成都的街头巷尾,公园城市的万象风情让人流连忘返。
我们不断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将他们的“期待感”转化为“获得感”、“认同感”及“幸福感”,使公园城市的品质生活不断升级。
绿道空间、公园美景、城市的每个角落
鸟兽虫鱼、山水林田、草木城池
……诸多的元素共同凝聚,塑造了公园城市2023的奋进力量。
今日,让我们共同关注“公园城市2023”系列——“生态价值转化篇②”。
以竹为媒介,打造公园城市的“诗意栖居”
我市竹林面积辽阔,共计103.68万亩,其中慈竹面积最大,还有毛竹、雷竹、麻竹、方竹等40属556种竹类植物,更有13属35种成都特有原生竹种。
如何将竹融入公园城市建设,实现竹茂城美、竹兴农富?成都正在下足“竹”功夫。
近年来,我们依托川西林盘的天然优势,致力于塑造公园城市的竹林景观。为此,市公园城市局了多项与意见,致力于保护与提升竹林盘,挖掘与创新竹文化,打造与创建竹品牌。
成都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望江楼公园等文旅地标,运用各类佳竹打造出超高生态颜值的景点;天府绿道建设中,通过植入竹元素打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场景;成都世园会场馆中,竹元素与竹场景也被广泛应用。
据统计,至2023年,我市已创建了多个省级竹康养基地、竹林人家和竹林乡镇。我们结合现有竹林资源打造了省级翠竹长廊,总计50余公里。
推动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全市竹产业年产值已超过27。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在成都的竹产业发展中体现了这一营城逻辑,也将生态价值的创造性转化付诸实践。
在邛崃市临济镇道佐社区的“川熊猫”雷竹笋收购基地,农户们将一车车新鲜竹笋送往各地,有的供应给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及全国多家动物园,成为大熊猫的美食;有的则进入盒马鲜生等高端商超,成为市民的美味。
如今,一亩雷竹可让农户纯收入近7000元,这得益于我们对竹产业发展思路的转变。市公园城市局引导当地成立竹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成功培育出“川熊猫”品牌,创建了四川省现代竹产业基地。
当自然竹林变为现代竹产业基地,竹笋变为城市餐桌上的佳肴时,绿水青山便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目前,全市已建成现代竹产业基地78万亩,成功培育了多个省级竹产业基地和园区。我们以园区为抓手,推进竹产业布局转变,形成了种植、加工、创新、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竹产业年产值达到27.09。
竹不仅是生态的象征,更是文化的载体。手艺人在指尖编织出乡村好风景,为竹类文创产品打下基础。我们通过对竹原料的再加工,形成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让艺术与竹深度融合,推动乡村振兴和竹产业的发展。
非遗传承人的作品亮相国际舞台,精美的竹编产品受到中外友人的喜爱。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被非遗竹编吸引,选择扎根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