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胡腾舞的唐诗 描写胡旋舞的唐代古诗


在宁夏区博物馆的宝库中,藏有两扇别具一格的唐代石刻胡旋舞墓门。它们在岁月的洗礼中仍保留着昔日的韵味,每扇门都刻画着一位胡人男伎,在小小的圆毯上旋转跳跃,仿佛在展开一场激烈的舞蹈对决。这短暂的舞蹈动作,却展现了无与伦比的美丽与优雅。

胡旋舞,作为翩翩起舞的艺术形式,反映了我国各迁徙与融合的历史过程。它见证了中西文化交流、发展与互鉴的辉煌历程,就如同那悠长的丝路历史一般。

时光回溯到1985年的春天,在宁夏吴忠市盐池县的窨子梁唐墓中,宁夏博物馆的考古队首次发现了展示胡旋舞的实物。这两扇石刻墓门当初被发现时,是紧闭的状态。它们的尺寸精准,每扇门呈长方形,高89厘米,宽43厘米,厚5厘米。门的上下装饰着圆柱状的榫,闭合处则有一个精致的铁锁孔。

据窨子梁唐墓的墓志记载,墓主人属于史称“昭武九姓”的中亚粟特人何氏部族。《新唐书·西域传》中描述了康国人的生活习俗,他们热爱歌舞,尤其是对胡旋舞情有独钟。

胡旋舞是一种欢快、节奏鲜明的西域民间舞蹈,男女皆可参与。据文献记载,其伴奏乐器种类繁多,包括琵琶、横笛、铜钹等,但主要以鼓来助兴。当舞蹈达到时,仿佛天上的仙乐自行响起。

古灵州(今宁夏吴忠市)地处唐朝丝绸之路的要冲,而乐舞艺术则是丝绸之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胡旋舞最早在北周时期传入,自粟特人沿丝绸之路迁徙至中原后,它在鲁州地区(今宁夏盐池县)等“六胡州”逐渐盛行,并与当地融合。

当时,胡旋舞不仅在宫廷中作为“交际舞”流行于君臣之间,也在民间广为流传。百姓喜欢模仿胡旋舞的姿态,穿着胡服和胡帽。粟特族人在墓门上刻画胡旋舞形象,既表达了自己的身份和对家乡的思念,也获得了情感上的归属。这为丝绸之路上的艺术交流留下了宝贵的实物见证。

胡旋舞的流行也带动了异域服饰文化在唐朝的盛行。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的长袍大袖虽然能满足基本需求,但却无法展现人们的体态美。而随着胡旋舞的盛行,唐朝开始兼容并蓄异域服饰文化,胡服以其艳丽奢华、修身的设计受到了世人的追捧。

与此胡腾舞与胡旋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唐朝的服装设计师在改良襦裙、袄裙等过程中,注重展现女性的魅力,如采用半袖襦裙、袒胸束腰等设计。这些设计不仅体现了女性之美,也反映了唐朝对异域文化的包容与融合。

胡旋舞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遥远的中亚传入宁夏,并逐渐向中原及其他地区传播。这一过程呈现了多元一体的发展脉络,也是迁徙与融合的必然结果。石刻胡旋舞墓门作为国宝级文物,是丝路上华夏融合、中西艺术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