憧憬是什么意思 憧憬之意


北宋嘉佑初春的某个傍晚,

河南渑池的一间。

三旅人叩响了门扉,祈求借宿一宿。寺中的老和尚——奉闲,温和地接纳了他们。

交谈中,奉闲得知他们来自四川眉山,即将赴京参加礼部会试。

其中两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举止间流露出深厚的学识与活力。奉闲邀请他们题诗,两人挥毫泼墨,将诗作于僧舍的墙壁上。

这两位青年才俊,正是苏轼与他的弟弟苏辙。

五年后的嘉佑五年三月,东中,吏部按照考绩迁调。苏辙被任命为河南渑池县主簿。虽未到任,他却与兄长苏轼留在东京准备制科考试。

苏轼在制科考试中表现出色,随后的人生经历亦是风起云涌。苏辙送别家兄于郑州后返京,回想两人共同度过的日子,心中泛起无尽的波澜。

想到自己与家兄如今各自为官、分隔两地,孤身一人的未来难预,苏辙不禁感慨万千,遂作诗一首寄予苏轼。

诗名《怀渑池寄子瞻兄》。

诗中写道:“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苏轼收到弟弟的诗后,恰巧经过渑池。他寻访了当年借宿的,但物是人非,奉闲和尚已圆寂。只留骨灰安放于舍利塔中,当年所题之诗也因墙壁的破损而不见踪影。

回到旅舍后,他写下了给苏辙的回信。

诗名《和子由渑池怀旧》。

诗中写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诗中回忆了往昔兄弟二人与家父共赴的情景,表达了对家兄的牵挂与思念。而今世事变迁,但面对人生的坎坷与未知,他们仍需怀揣希望、勇往直前。

苏轼的诗中透露出的是一种达观与明豁的人生态度。他以“雪泥鸿爪”为喻,表达出人生如过客,漂泊不定的感慨。但他也强调了无论我们留下何种痕迹,都要继续前行、走向未知的未来。

苏轼的一生正是这样度过的。他面对人生的起伏与挑战,始终保持着乐观与积极的态度。无论遭遇何种困境,他都能从中寻找到人生的真谛与价值。

让我们以一首词来纪念这位伟大的文人——

定·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正是苏轼达观与豁达人生态度的真实写照。

宋代的文人杜朝辉对其敬佩不已。

杜朝辉是山东潍坊的一位中学教师。他对苏轼的人生哲学和文学造诣深感敬仰。每当读到苏轼的诗词时,他都能从中感受到那种不屈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精神。

这样的精神不仅在苏轼的诗词中得到体现,也在他的生活中得到了完整的诠释。

苏轼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无论遭遇何种坎坷与挑战,都要对未来充满希望、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