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带调料拌方便面 方便面的调料包的配料
方便面,这款食品在食客心中,其爱憎分明。对于它的味道,热爱者深陷其中,而反感者则将其归咎于“过度依赖添加剂”。
那么,方便面那独特的味道究竟是如何炼成的呢?
任何食品的味道都是由其成分构成的独特复决定的。而方便面中那份或甜、或酸、或咸的味道,均来自于生活中厨房的常规元素,例如糖、酸和盐,它们只不过是被收纳入调料包而已。而辣味,要么源自于从辣椒中提取的辣椒素,要么是人工合成的。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它那非传统的“鲜”或“香”的味道。
在香味的背后,是刺激受体的化学分子在发挥作用。只要找到这些分子或者类似的分子,就能引发相似的香味感受。其实,这种技术并不仅仅应用于现代食品制造中。以川菜中的“鱼香”为例,其并非直接使用鱼来获得,而是通过红辣椒、葱、姜、蒜等食材以及糖、盐、酱油等调料精心调配而成。
方便面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科学化和工业化。其“”源于肉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氨基酸、多肽等水溶性成分。其中,氨基酸与还原糖的美拉德反应是形成的关键。于是,无论是“肉味”还是“鲜味”,都离不开这些基础成分以及美拉德反应的加持。
在化学成分的调配中,“鲜味”主要来源于谷氨酸钠和呈味核苷酸二钠。谷氨酸钠是古代从海带汤中提炼出的味精,现在多通过微生物发酵获得。而呈味核苷酸二钠则是核酸水解的产物,它在食物中自然存在,但通常也是通过发酵方式生产。当二者混合时,它们之间会产生“协同作用”,使得“鲜味”更为浓郁。
真实的方便面味道远比这复杂,每一种食材的特色都为整道增添了独特的风味。为了模拟各种鲜味,会加入各种香味助剂。如“排骨味”、“鸡肉味”、“牛肉味”等,都是在味精和呈味核苷酸二钠的基础上,加入了相应食材提取物的结果。这些提取物是通过将食材磨碎、煮烂、去渣、干燥得到的粉末。
值得一提的是,方便面的调料中常常出现如“牛精”、“鸡精”等产物。它们是由蛋白水解物、酵母提取物、氨基酸、葡萄糖等混合而成,经过一定的酸度和温度反应后干燥得到的粉末。而这些蛋白水解物并不局限于肉类,植物蛋白同样可以用于此目的。
为了使香精肉味更加自然和复合,还会加入麦芽酚或乙基麦芽酚等香味助剂。麦芽酚虽然在植物中自然存在,但作为香料使用时,合成的方式更为经济且品质更易控制。
至于外界所传的“滥用”、“超标”等问题,实际上这些调料在食品中的应用是根据需求来的。因为本来就没有设定上限,所以谈不上“滥用”,自然也不存在所谓的“超标”。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方便面中的食盐含量往往较高——一桶(袋)中的含盐量就接近了推荐的每日最大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