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孙行者下联是什么 孙行者下联为什么是祖冲之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传奇经历总是引人入胜。在他与唐僧、猪八戒、沙僧西行取经的过程中,遭遇了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这对兄弟的挑战。二人将除了孙悟空之外的所有人和马都抓走,展现出他们的威力。

金角大王拥有一个神奇的法宝——魔葫芦。只要叫出一个人的名字,那个被点名的人便会被吸入葫芦中。孙悟空不幸中招,第一次便被吸入了葫芦。聪明的孙悟空并没有轻易屈服,他利用自己的智慧逃了出来,并且伪装成自己的兄弟,声称自己是者行孙。金角大王听后,立刻叫了者行孙的名字,结果孙悟空再度上当,被吸了进去。

孙悟空并没有就此放弃,随后他又谎称自己是孙行者的另一个兄弟行者孙,然而这次也未能逃过金角大王的魔爪。正是这些令人捧腹的情节,使得孙悟空的名声响彻四方,成为了人们口中人人皆知的名字。

转眼来到民国时期,“孙行者”这三个字被作为清华大学国学考试的上联题目,引发了广泛讨论。看似简单的题目,却成为考生们的绊脚石,实际答卷情况令人震惊。在众多考生中,只有一人获得满分,而其余人纷纷交上白卷,反映出当时国学教育的尴尬。

这一切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932年。清华大学自1911年成立以来,一直是中国顶尖学子的培养基地。1932年的入学考试吸引了无数目光,特别是当国学考试的主考责任落在了刘文典身上时,他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通常由中文系主任朱自清负责的国学考试,这次却因为朱自清不在国内,由刘文典负责出题。他认为应找一位能人出题,便想到了当时著名的国学大师陈寅恪。陈寅恪在国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是一位集历史学、古典文学研究、语言学和诗歌于一身的大家,出题自是信心满满。

尽管陈寅恪此前没有出过考试题目,但他对考卷的批改经验丰富。他认为以往的考试往往过于死板,不能真正反映考生的国学水平。于是,他接受了刘文典的请求,迅速拟定了两道题目:一是《梦游清华园记》的作文,另一道则是对上联“孙行者”给出一个下联。

刘文典拿到考题时,虽然觉得简单,却也意识到这是陈寅恪经过深思熟虑后的设计。对于他来说,中华文化深厚,考生的国学修养并不需要复杂的题目来展现。

考试当天,考生们面对简洁的试卷,不少人都感到困惑。对于作文,他们觉得可以应付,但面对对联,许多考生却陷入了无从下手的窘境,甚至有人交了白卷,有的则对出了不相关的名字,如唐三藏或猪八戒。这样的情况令陈寅恪在批卷时不禁摇头叹息。

正当他感到失望时,一份来自周祖谟的答卷却让他眼前一亮。他的下联“胡适之”不仅简洁,更是恰如其分,显示出周生的深厚国学底蕴。陈寅恪为此给了满分,并认为凭借这个下联,周祖谟足以进入任何理想的学府。

实际上,陈寅恪在出题时给了两个参考答案:“祖冲之”和“王引之”,而周祖谟的答案却超出了预期。他的“胡适之”不仅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且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上联相辅相成。周祖谟因此被清华大学录取,但最终因学费问题选择了北京大学,这并未影响陈寅恪对他的欣赏。

从孙悟空的冒险故事,到周祖谟的优秀表现,古今中外都在展现智慧与机遇交织的精彩瞬间。这些传奇故事不仅延续了文化的传承,更激励着无数后来者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