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油油的什么填空 绿油油地后面填什么


在夏天的阳光下,蜻蜓轻盈地飞舞,带着年少时的回忆与无尽的童谣。它们像是小精灵,闪烁着五彩斑斓的光影,穿梭在稻田和河畔,让人忍不住想起那些温馨的童年时光。每当看到这些蜻蜓,似乎又回到了那段无忧无虑的岁月,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

转眼,夏天的气息愈发浓厚,红蜻蜓和绿蜻蜓纷纷飞入我们的视野,仿佛它们也带着童年的记忆在空中翩翩起舞。“光光蜓,蓝眼睛,一对眼睛亮晶晶,飞一飞,停一停,飞来飞去捉蚊蝇。”这样的童谣在耳边萦绕,仿佛又听见老奶奶在教导孩子们唱起那些简单而富有童趣的旋律;而“阳光下蜻蜓飞过来,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更是勾起了那段在课堂上朗朗上口的美好回忆。

在我们老家,蜻蜓被亲切地称作“光光蜓”,有些地方则称之为丁丁、点灯儿,甚至蚂螂。世界上有超过5600种蜻蜓,而我国也有250多种,颜色各异,从红色、黄色到绿色、花色,令人目不暇接。尤其是那些透明的羽翼与红艳的身躯,阳光下它们闪烁着迷人的光辉,仿佛在诉说着夏天的秘密。

还有那种全身青绿的蜻蜓,常常在芦苇荡或水草丛中翱翔,偶尔不小心会撞到鱼竿,或是在红浮漂上停留片刻,似乎在观察着钓鱼的人。再看那身上布满黄黑相间花纹的蜻蜓,仿佛是身披纹身的年轻人,体态优雅而迅猛,瞬间从头顶掠过。各种蜻蜓如同夏天的使者,清晨、黄昏或者雨后,总是成群结队地飞来飞去,有时轻轻点水面,捕捉那些令人厌烦的小虫子,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朋友。

古老的农谚提到:“蜻蜓高,晒得焦;蜻蜓低,雨迷迷。”这句话体现了蜻蜓对天气的敏感,闷热的日子里,雨水即将来临,成群的蜻蜓在打谷场、小院中飞舞。当雨后天晴,彩虹高挂,这些小精灵们又从不知何处飞来,融入清新的晚风和绚丽的晚霞中。看到它们在空中翱翔,农人们便可以根据蜻蜓的动向,预判天气的变化,做好准备。

“光光蜓来过河,一扫帚扑两个……”小时候,顽皮的我们常常追逐这些可爱的蜻蜓,虽然不懂得它们是益虫,但总乐此不疲。孩子们挥动着大扫帚,轻易地捕捉到它们。捉到的蜻蜓,挑选最漂亮的放进大玻璃瓶中,它们在瓶中扑动着,折射出五光十色的光芒,格外迷人。曾经,我还试图把捉到的蜻蜓放进蚊帐,希望它们能帮我消灭那些烦人的蚊子,然而一觉醒来,蜻蜓早已不见。

蜻蜓是古老而神秘的昆虫,古诗词中常见它们轻盈的身影。晚唐诗人韩偓对蜻蜓的描绘恰如其分:

碧玉眼睛云母翅,轻于粉蝶瘦于蜂。

坐来迎拂波光久,岂是殷勤为蓼丛。

蜻蜓的身形和习性在字里行间显露无遗。红蜻蜓和绿蜻蜓飞翔着,它们又将停留在哪里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它轻巧地停在小荷的尖端;“一片风光谁画得,红蜻蜓点绿荷心。”它们飞舞着,在荷花的花蕊中徘徊;“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蜻蜓和花蝴蝶一起,停在盛开的喇叭花和扁豆花间;“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它俏皮地随着赏花的女子,停在她的发髻上;“绿水满池塘,点水蜻蜓避燕忙。”它在池塘边、绿荫小径间低低掠过,飞入那段夏日的乡愁中……

脑海中浮现出一首古老的日本民谣:“晚霞中的红蜻蜓,你在哪里啊,童年时遇到你,那是哪一天……”旋律轻柔而略显忧伤,勾起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逝去的时光。蜻蜓仿佛是那段记忆的象征,让人不禁沉醉于回忆之中。

去年底,台湾老作家林良也曾写过一首儿童诗《蜻蜓》:“你这架小飞机真可爱,一片片的荷叶,是你的机场。你从这个机场起飞,降落在另一个绿绿的机场。”如今,这架可爱的“小飞机”似乎已不再频繁出现,我们是否还能再次相遇?

在这个炎热的夏季,蜻蜓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穿梭着,带来一丝清凉与欢乐。那些飞舞的身影,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记忆中的一部分,值得我们珍藏与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