恁是哪里的方言 山东话恁是什么意思


【语言论坛】

山东,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不仅孕育了孔孟之道,还形成了独特的方言文化。在这里,语言与地域紧密相连,构成了人们日常交流中的重要部分。通过对山东方言的探讨,可以窥见其在汉语发展中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倪萍姐,我听说山东人爱说倒装句。你是山东人,你觉得吗?”这段对话让人不禁联想到山东方言的独特之处。杜甫在《望岳》中提到的“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反映出山东的文化深度。山东自古以来就是方言的汇聚地,早在西汉时期,该地区就划分为齐、鲁、东齐三个方言区。李荣等编制的《中国语言地图集》将山东方言归为冀鲁官话、中原官话及胶辽官话三个区域。通过对字音的分析,钱曾怡进一步将山东方言划分为东西两区,彰显出这一语言宝藏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

1. 直抒胸臆的词汇

提到山东方言,首先浮现的便是“俺”这个词。在当地,第一人称代词“俺”不仅指代单数,还能表示复数;而“咱”则多用作复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代词“恁”同样兼指单复数。这种亲切而直接的表达,正是山东方言的一大特色。济南人习惯用“大”作为尊称的前缀,称呼“阿姨”为“大姨”,称“姐姐”为“大妹子”,显示出一种地域文化的独特温暖。

山东方言中,还常出现许多带“子”缀的词汇。例如,郯城方言中会使用“馃子”(指点心)、“对子”(指对联)等,诸城方言则有“胰子”(香皂)等说法。在泰安方言里,一些单音量词也会加上“子”,如“串了两门子亲戚”,给人一种活泼、生动的语言感受。动词后缀的变化也很有趣,如“洗巴”、“踢打”等,形容词则通过“拉吧唧”等表达贬义,让语言更加丰富多彩。

比较级与最高级的构造更是展现出山东方言的独特性。在济南方言中,重叠的单音节形容词搭配特定前缀,形成“XAA的”式,表现出程度的加深。而在烟台方言中,副词“挺”和“真”被广泛运用,以强调形容词的程度,这样的语言现象让人倍感新鲜。

2. 异曲同工的句式

在山东方言中,比较句式的使用也颇具特色。普通话中的“比”在临沂地区则常用“被”,如“他被你大多少?”而在描述一方不如另一方时,临沂地区的人们则使用“不跟”或“不被”,如“这种花儿不跟那种香”。山东方言中的平比句一般用“一般”“样”等词语,如“你和他一般高”,在表达超过时,青岛、烟台等地常用“起”字,语序独特,令语言的表达更具个性。

山东方言在被动句式的表达上与普通话有着明显的区别。这里的被动结构通常以“叫”字为引导,形成了丰富的“叫字句”形式,展现出同样意思却不同语法结构的多样性。在疑问句方面,山东方言常常在句首或句尾添加否定词,使得表达更加生动和灵活。

更值得注意的是,山东方言中一些特殊句式的使用,如“家走”“家去”的缩略形式,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地方色彩。动作的起始补语“开”不仅可以放在动词与宾语之间,有时也被放在宾语之后,这样的语言现象增添了方言的趣味性。

">

3. 时空交融的脉络

方言是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世代相传中不断融合与发展。现代的山东方言根植于明清时期,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如《金瓶梅》、《水浒传》中均有其身影。与此空间上的人口流动也在不断影响山东方言的演变。张树铮提到,京杭大运河沿线南北商人群体对山东方言的影响显著,特别是助词“可/呵”的运用,与河北运河流域的方言相互呼应。

方言不仅是语言的体现,更是文化的承载体。普通话、汉语方言和民族语言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新时代的我们,需重视各地方言的保护与传承,让这种独特的文化瑰宝继续在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光彩。通过对方言的理解和研究,能够更好地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在语言的多样性中,我们发现了共同体的力量,山东方言的独特之处让我们更加珍视这份文化遗产。正是这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使得我们的民族更加团结,迎向美好的未来。

《光明日报》(2020年10月07日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