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修是什么意思 离休和退休的区别


在当代的文化讨论中,学者们对经典名句的解读往往引发激烈争论。最近,一位朋友的文章中探讨了文化人追随偶像的疯狂现象,并引用了孔子的一句名言,引发了对其真实含义的深思。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这一句的表面意思是,只要有人愿意奉上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孔子便会毫不犹豫地给予教诲。刘宅宅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束脩”并非指肉类,而是代表年龄。具体来说,“行束脩”是指十五岁以上的求学者。历史上对此的误解,反映出许多人对孔子本意的曲解,甚至导致了对其教诲的误读。

刘宅宅的观点进一步阐释道,孔子无偿教育的伟大之处在于他通过这种方式来壮大文化的影响力。用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理论来看,这实际上是在积累“文化资本”。

回想我自己以往对《论语》的解读,我曾经坚定地支持传统的翻译方式,认为没有太大问题。经过刘宅宅的提示,我开始认真审视这一说法。通过进一步的查证,我发现历史上对此有不同的解释。其中,汉代的郑玄认为“束脩”指的是一种象征性的礼物,而朱熹则持有相对流行的“肉干”说法。对于郑玄的观点,我一直以来都持支持态度,而对朱熹的看法则颇为不屑。

那么,关于《论语》中“束脩”的真正含义,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呢?

东汉的郑玄主张,束脩是一种象征,指的是到了十五岁可以束发,这个年龄也正是求知的起点。李泽厚先生也赞同此观点,并引用了《后汉书》的相关记载来证明。视频中提到的证据还包括孔子自己的一句话: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引用这一句来说明“束脩”指年龄的推导,似乎有些不够严谨。要是孔子自己在十五岁便有求知的志向,那么他对十五岁以上的弟子进行教导,似乎显得有些自我中心。

">

">

无论“束脩”指何种含义,其实可以归纳出两个解释:

一、十条干肉,作为古代常用的礼品。在《礼记》中提到:“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郑玄注解为“束脩,十脡脯也。”由此可以看出,郑玄对“束脩”的本义是清楚的。

二、作为入学时向老师致敬的礼物。《论语·述而》中提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邢昺解释为“束脩,礼之薄者。”其他古籍中也提到类似的内容。

至于“用束带绑头发”的解释,似乎难以查证。虽然对词义的推翻是可以的,但必须基于扎实的理论基础。对于证据的选择也应避免偏见。

即使孔子不收取学费,但他收受“肉条”作为一种礼仪,这更像是朋友相见时带的土特产。甚至孔子本人是个肉食爱好者,这在《论语》中有诸多例子。

例如,孔子在齐国听到《韶》的乐曲,竟然三个月不知肉味,他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显示了他对肉类的喜爱和饮食的讲究。

虽然可以用孔子在《论语》中提到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来支持束脩的年龄解释,但用更多关于孔子对肉的热爱和对礼仪的重视来说明束脩是指“肉条”的论据,似乎更为有力。

单凭这一点来说服刘宅宅,学术上还是显得不够严谨。若孔子对十五岁以上的弟子都教诲无类,那对十五岁以下的孩子又该如何处理呢?在《论语》中有两次提到“童子”一词:

其一,孔子曾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意思是说,要让有心向善的人接受教育,而不是让他们因惧怕而退缩。

在这段话中,孔子显然是在阐述应对未满十五岁的孩子的态度。相对而言,处于求学阶段的“童子”便是那些寻求真知的人。孔子对于不同的求学者有着不同的教导方式。

结合孔子重视礼仪的思想和对求知者的态度,束脩的本质可以看作是“拜师的最低门槛”,只要以“束脩”或更高的礼物来拜师,孔子都会给予教导。这便是“自行束脩以上”的真实内涵。

关于“行束脩”的历史记载也多有体现。在《资治通鉴》中,有描述国子助吴人陆德明为汉王师,要求行束脩礼的情形。这表明束脩礼在古代确实是行之有效的拜师礼仪。

结合孔子对礼仪的重视,以及他对求知者的态度,束脩的定义无论是指“十脡脯也”还是“礼之薄者”,都显得比“十五岁”更为合理。可以说,文化的积累与传承,需要建立在对历史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需要透过历史的视角去解析经典,避免简单化的理解。刘宅宅的观点启发了我们思考孔子教诲的真正意义,而这也正是当代人对文化的追求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