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体英文吧 26个圆体花体字母表
转自:视觉状态设计研究所ID:cat_idea
在设计字体的过程中,藏体风格常常令许多人感到困惑,不知从何入手。本文将分享一些实用的技巧与经验,帮助设计师们掌握这一独特的字体风格。
设计藏体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亲自书写,二是利用现成的字体进行拼凑。这里我们将重点讲解手写绘制,现成笔画拼凑的内容将在之后的“拼字游戏”中详细探讨。
许多人一提到手写就显得无从下手,其实这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要敢于动手,就能创造出有趣的作品。
要掌握这两种字体风格,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
1. 解构字形:了解字形特性与书写工具。
2. 模仿绘制:根据字形特征进行重新绘制。
3. 后期调整:对作品进行优化调整。
下面将逐一展开说明。
1. 解构字形,了解字形特性与书写工具。
书写工具对字形特征的影响至关重要。首先要了解适合藏体与哥特体的书写工具,如平头笔等。
使用平头笔时,书写笔画的粗细一致,保持笔头角度不变能够写出不同风格的字体。例如,藏体与哥特体都可以使用平头笔进行书写。
在书写藏体时,笔尖倾斜角度通常在45到75度之间,而哥特体的角度则在30到45度之间。由于此文专注于藏体与哥特体,关于其他字体的讨论将留待日后展开。
从以下几张藏体字形图中,可以看到藏体的特征为横粗竖细,并且笔画常常呈现出弯曲的飘带状。利用平头笔书写时,如果笔头倾斜为45度,字形的横竖笔画会相同粗细;而当角度超过45度时,横笔画会更粗,竖笔画则较细。
相较之下,哥特体又有什么特点呢?哥特体,或称Blackletter,是西方古代教会等机构用于抄写的一种华丽的字体风格。其特征是竖线粗大,常带有装饰性缀线,整体视觉效果较为复杂,不易辨认。
哥特体包含多个变体,下面展示了几种不同的哥特体字形。
在书写哥特体时,笔尖通常保持在45度角,横竖笔画粗细较为均匀。若想绘制哥特风格的中文字形,可以在设计中加入一些装饰元素,例如尖角和钻石头等。
-----
了解了这两种字形的特征后,就可以进入第二步:模仿绘制。
2. 模仿绘制:根据字形特征进行重新绘制。
以藏体的特征为基础,横粗竖细以及打弯的笔画为核心,我尝试了几个字形的绘制。
例如,在写“西”字时,西域的“西”较为柔和,而扎西德勒的“西”则显得更加坚硬。大家可以尝试不同的书写风格,尽管我的写法可能不够完美,但草图已经能体现出藏体的特色。
-----
在数字绘图中,如何模仿平头笔的效果呢?
首先需要新建一个书法笔刷,设置角度为75度,以符合藏体的横粗竖细特性。可以将圆度调整为0,并根据需求设置笔刷大小。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参数并非一成不变,设计师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微调。例如,若需要绘制哥特体或意大利体,可以将角度调整至45度或30度。
-----
以“布达拉宫”四个字为例,可以先绘制框架确定字形大小,然后选择相应的画笔工具进行书写。这时若使用鼠标直接书写,效果可能略显生硬,但可以通过后期的简化与优化来改善。
在完成初步书写后,通过对象——路径——简化的命令减少锚点数量,使得线条更加流畅。
接下来,就进入后期调整阶段。利用直接选择工具和转换锚点工具进行优化,可以得到更为理想的字形效果。“宫”字的笔画处理也可以借鉴其他优秀作品,以增强整体的美感。
除了手绘草稿后期调整外,还可以直接使用钢笔工具勾勒字形框架,再结合笔刷进行描边。
以“西藏”两个字为例,首先勾勒出基本框架,由于藏体的特性,可能需要省略部分横笔画,以确保字形的完整性。
通过附加制作好的笔刷,调整描边的粗细,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为了让字形更具个性,可以结合转换锚点与直接选择工具,调整笔画形状,使其更加不规则。
在处理“藏”字中间横笔画时,适当缩细,以增加字形的舒适度和亲和力,最终效果如下所示。
谈到藏体后,哥特体同样有其独特的书写规范,每种变体都需经过系统学习与实践才能掌握。利用AI笔刷以45度角缓慢调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想要更深入学习,建议去相关的设计论坛与贴吧,常常能遇到大神的指导。
下面的这组作品是结合手写和模拟笔刷完成的,尽管草稿可能略显粗糙,但经过后期处理后,字形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最后一步是调整优化。尽管上一步已经简单提及,这里再强调一次,后期的细节处理是至关重要的,藏体风格的字形就到这里为止,期待在下一期中继续探讨其他内容。
越努力,越幸运。
这里是庞门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