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很忙图片 比较忙的图片
“杜甫很忙”——这并不是一句空话。
随着BBC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D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在全球热播,这位生活在一千两百多年前的中国诗人再次引发关注。
该纪录片的制作团队颇为强大。
出品人迈克尔·伍德是BBC知名主持人,同时担任曼彻斯特大学公共历史教授;而朗读杜甫诗歌的,则是享誉全球的演员伊恩·迈凯伦爵士,他在《指环王》中饰演甘道夫。评论嘉宾中包含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和曾祥波,片名的灵感来源于杜甫研究专家洪业的英文专著《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Tufu: China’s Greatest Poet)。
作为被誉为“最伟大的诗人”的杜甫,被带入西方的视野,但一回到中国,这部纪录片却受到不少质疑。
一些观众不禁发问:“BBC真的懂杜甫吗?”
《卫报》在推荐这部纪录片时提到:“尽管中国自称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诗歌传统,其文学历史却常常被忽视。”听上去,这句评价似乎带着几分傲慢。
就像在西方文学中,但丁、荷马、莎士比亚与弥尔顿谁是最伟大的诗人,始终充满争议一样,“最伟大”的标签一旦贴在杜甫身上,立即引起部分中国观众的不满。
单就唐诗而言,李白和杜甫的诗篇都耳熟能详,为什么偏偏是杜甫被冠以“最伟大”的称号?更何况,翻译过程往往伴随着诗意的流失,经过语言的转化,杜甫的诗歌究竟能传递出多少原汁原味的意境?不少观众认为,这部纪录片缺乏准确的解读,同时夹杂着西方人的傲慢与主观色彩,因此饱受争议。
一些人将这部关于杜甫的纪录片的“热度”,视为疫情期间的偶然现象。人们需要关注一些遥远且虚幻的事物,而杜甫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正好在这个时刻被重新唤起。
从另一角度看,如果将这部纪录片视为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而非单纯的西方对杜甫的定义,它依然有许多亮点。
千年前,诗人举杯浊酒,今天的观众在千年后同样举杯致意。这种遥远的呼应,或许能给予诗人一些慰藉。
纪录片的出品人迈克尔·伍德被称为“中国迷”。早在2016年,他执导的《中华的故事》(The Story of China)便在英国引发了广泛关注,那时杜甫也曾出现在这部作品中。
在这部纪录片中,伍德踏上了杜甫的足迹,几乎重走了他的生活道路。诗人曾感叹:“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逝。”而作为西方读者,伍德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与杜甫的灵魂更加接近,或许是他探索的唯一途径。
沿着杜甫的轨迹,伍德试图挖掘中华文明的根源,他在泥泞中一步步走来,似乎穿越了千年,与杜甫同在同地,吟诵着古老的诗句。这种探索的旅程如同一次“奥德赛”,充满浪漫气息。能感受到这种情感的人,或许不会太讨厌这部纪录片。
旅行本身也是一种修行,伍德实际上是在寻找杜甫的精神轨迹。纪录片从杜甫的故乡巩义,到承载着他仕途记忆的西安;从他曾经流连的成都,到他晚年漂泊的长沙;从开元年间到大历时代,从幼年到暮年,追溯的视角展现出诗人一生的宿命如同一项神圣的使命。
片中展现了一个特别的场景,安史之乱爆发前的三年,杜甫与高适、岑参、储光羲等人一起登上慈恩寺塔。每位诗人各赋一首,其他人都为祖国河山的美丽而欣喜,唯独杜甫却感叹: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
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面对此情此景,杜甫的忧虑已显露无遗,他预见到即将到来的社会变革,这份忧思使他在盛唐诗人中独树一帜。
与此相比,或许是受到《荷马史诗》的影响,西方更注重诗歌的逻辑与叙事传统。在这一点上,西方人似乎更易与杜甫产生共鸣。
作为“诗史”的杜甫,其背后是一个民族的记忆。他的诗既是个人心灵的记录,也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社会文化史。沿着诗人的足迹回望他的诗篇,仿佛能够穿越时空,触摸到中国文学与文化的根基,这也许是BBC的纪录片能够引发西方人共鸣的原因。
这部纪录片的发布后,很多中国观众认为它“并不懂中国”。因为纪录片并未专注于展现华丽的盛唐,反而以一种较为粗糙的方式呈现。街头的小吃和闲逛的游客,似乎与杜甫的诗歌相去甚远。
纪录片开头提到:“在我们的时代,地球的另一边,历史正无比迅速地离我们而去,这在中国尤其明显。而这位探寻中国古典文化意义的旅行者,依然能够在当代中国找到历史的身影。”千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心中或许仍留有对盛唐的向往,但西方人并不具备这种情感。伍德只能站在当下的中国,通过杜甫及其充满历史感的诗句作为媒介,探索中国的历史。
这虽显得无奈,却也极为真诚。这种形式反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对话方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烟火气息,将观众从那遥远而典雅的诗句中拉回现实。杜甫生活的时代,或许也是在类似的方式与表情中度过的。
诗句的力量,能够提升普通人的精神。在这部纪录片中,杜甫的诗句虽然在翻译上备受指责,却在某种程度上构建了古今、东西之间的对比。
在伍德的行走与沉默之间,时间被延展,空间被扩张,诗句的精神得以充盈。伊恩·迈凯伦爵士朗读杜甫的诗歌,莎士比亚戏剧演员的英音与温和的语调,仿佛使年迈的诗人正在娓娓道来自己的一生。
纪录片朴素的画面与深刻的内涵之间,东西方风格的碰撞形成了一种微妙的“混搭”感。
尽管一些原始的诗意在翻译中不可避免地流失,但不同语言与文化传统之间的文学意象与逻辑依然在流动,诗句承载的情感获得了另一种表达。
就像一个从未品尝过白酒的西方人,他第一次饮下,也能辨别这一定是好酒。好诗的力量正是如此,它超越了国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