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tchcase switch case中case后面只能放什么
在编写程序时,尤其是使用C语言时,处理多个条件的选择往往会用到嵌套的if-else语句。尽管这种方法在语法上完全正确,但逻辑上却可能导致理解上的困惑。例如,意外遗漏的else-if语句常常会被忽略,难以引起足够的注意。为了更高效地处理多分支选择,C语言提供了另一种解决方案——switch语句。它作为处理一组互斥选项的有力工具,通过评估变量的不同值来执行不同的代码块。
switch语句的基本结构如下:
switch(表达式) {
case 表达式1: 语句1;
case 表达式2: 语句2;
…
case 表达式n: 语句n;
default: 语句n+1;
在执行过程中,程序首先计算switch表达式的值,然后依次与每个case后的表达式进行比较。当找到一个匹配的case时,程序会执行对应的代码块,并继续执行后面的所有case语句。如果没有找到匹配项,则执行default后的语句。
例如,以下代码展示了一个简单的switch语句用法:
int main(void) {
int a;
scanf("%d", &a);
switch (a) {
case 1: printf("Monday\n");
case 2: printf("Tuesday\n");
case 3: printf("Wednesday\n");
case 4: printf("Thursday\n");
default: printf("error\n");
}
return 0;
在上面的代码中,如果输入值为1,程序将从case 1开始执行,并且会继续执行下面所有的case语句,包括default部分,直到程序结束。这是因为在每个case语句结束后没有使用break语句来阻止进一步的执行。为了防止这种情况,通常需要在每个case语句块的末尾添加break语句。
修正后的代码如下:
int main(void) {
int a;
scanf("%d", &a);
switch (a) {
case 1: printf("Monday\n"); break;
case 2: printf("Tuesday\n"); break;
case 3: printf("Wednesday\n"); break;
case 4: printf("Thursday\n"); break;
default: printf("error\n");
}
return 0;
break语句的作用是终止switch语句的执行。如果需要在多个case中执行相同的代码块,可以省略break语句,允许程序继续执行下一个case。例如,假设我们要对学生成绩进行分类,大于90分为优,大于70分为一般,大于60分为良,小于60分为差,可以使用如下代码:
int main(void) {
int score;
scanf("%d", &score);
switch (score / 10) {
case 10:
case 9: printf("优\n"); break;
case 8:
case 7: printf("一般\n"); break;
case 6: printf("良\n"); break;
default: printf("差\n");
}
return 0;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将case标签按顺序排列在一起,以便于处理一个范围内的多个条件,例如score/10的结果为9或10,即代表90分及以上的情况。
case标签后的常量值必须唯一,否则会导致编译错误。
在case后可以包含多个语句,而不必用{}括起来。
case语句之间是“或”的关系,每次只有一个case会被匹配。
每个case代码块执行完后,建议使用break语句来阻止代码自动继续到下一个case。
如果遗漏了break语句,程序将会执行下一个case语句直至遇到break或switch语句的末尾。
default语句用于处理所有case未覆盖的情况,虽然可以省略。
以上是关于C语言中switch语句的详细解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进一步的讨论或指正,欢迎交流!如果对C语言或Linux驱动有兴趣,请继续关注后续更新。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