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有四失


第十一章

学者有四失

原文

学者有所失,学习者须知晓之。世人求学或失之于多,或失之于少,或失之于易,或失之于止。此四者,乃因人之心性而异也。识其心性,而后方能补救其缺失。教学之要,乃在于弘扬美德,弥补其不足。

孔疏

【辨析】

疏文对该段的段意概述为:“此节阐明学子学习心理不尽相同,故而需要教师明察,救其失误。”此概述虽大致吻合,但尚显粗疏。本段实乃《学记》作者所提出“循循善诱”教学法的核心内容,亦是理解学生心理的基础。故此段段意应更准确地表达为: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健康学习心理品质的培养。

疏文对该段首句:“学者有所失,学习者须知晓之。”的注解为:“学者有所缺失,学习者必先明了之。”此“必先明了之”之“先”字,可谓毫无立足之地。教师对学生不良学习心理的了解,只有在教学实践中,经过细致观察,反复分析考察后,才能判断学生在学习心理方面存在何种问题,绝不可能在初次接触学生时即得知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何缺陷。该句在该段中的作用,是为本段论述奠定论题。

疏文对该段第二句:“世人求学或失之于多,或失之于少,或失之于易,或失之于止。”的注解为:“‘世人求学或失之于多’者,乃一失也。若有人学识浅薄,贪图所学甚多,则终无所成,此为失之于多也。‘或失之于少’者,乃二失也。或有人学识渊博,所学甚少,徒有器具,终成狭隘之人,此为失之于少也。‘或失之于易’者,乃三失也。大道深远,绝非凡夫俗子所能及。而有人不知思索,只顾泛泛发问,此乃失之于轻视大道也。故凡‘失之于易’者,皆为‘学而不思则罔’。‘或失之于止’者,乃四失也。人心未明,却不求教他人,只顾止步不前,终不能明辨事理,此乃失之于自止也。此乃‘思而不学则殆’之表现。”疏文的注解,乃基于郑注:“失之于多谓才少,失之于少谓才多,失之于易谓好问不好识,失之于止谓好思不好问”的基础上进行的发挥。疏文将郑注所简单表述的原则实例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其说服力。但由于郑注的注解本身存在明显的片面性,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例如,声称“失之于多谓才少,失之于少谓才多”,其实不然。才多的人有其失之于多之处,才少的人亦有其失之于少之处。又如,声称“失之于易谓好问不好识,失之于止谓好思不好问”,更是毫无道理。“失之于易”,在本文的语境中,无非表征两种含义:一是认为所学内容过于简单;二是学习内容变幻无常,今日学此,明日学彼。至于为何认为简单?为何内容变幻无常?背后的心理因素多种多样,诸如骄傲自满、狂妄无知、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耐心与恒心、浅尝辄止等,与“好问不好识”无关。“好问不好识”的说法本身即不成立。提问的目的在于 познать,若不想 познать,为何要提问?至于“止”,在本文的语境中,即表示学习停止不学。至于学生为何停止学习,原因有多种,既有主观心理因素,亦有客观社会因素。主观心理因素,如畏难、怕苦、对所学内容价值认知不清、对学习缺乏信心、缺乏兴趣,等等。客观社会因素,如学成后就业困难、读书无用论的影响,等等。这些均与“好思不好问”无甚关联,尤其是“好思”的表征,正好说明了学生的学习并非“止”于不学。由此可见,郑注的注解较为牵强,孔疏对郑注的解释虽付出很大努力,但也难以弥补郑注本身的缺陷。该句在该段中所担负的任务,是阐述问题。作者提出了学者存在四种失误的情况,即多、少、易、止。需要注解解释的是,将多、少、易、止这四个概念阐释清楚,注解解释却将精力用在“才多”、“才少”、“问”、“思”上,明显有所偏颇,未能抓住重点。重点何在?根据下一句的总结语:“此四者,乃因人之心性而异也。”重点在“心”上,即造成“多”、“少”、“易”、“止”失误的不良学习心理。唯独抓住导致这些失误的学习心理才能为下句的判断提供依据。

疏文对该段第三句:“此四者,乃因人之心性而异也。”的注解为:“‘此四者乃心之不同也’,总结前四失为人心之所不同也。”疏文从字面意义对该句进行的注解是正确的。本句在该段中所担负的任务是分析问题,该句是对分析得出的结论。

疏文对该段第四句:“识其心性,而后方能补救其缺失。”的注解为:“‘识其心性,而后方能补救其缺失也’者,总结补救失误之四事。师既识其四心之不同,故而能因失而补救之也。”疏文的注解不过是重复原文,并无太多实际意义。该句是对上述“此四者,乃因人之心性而异也”这一结论的更进一步阐释。意为:了解了四失是由不同心理因素造成的,以后便可因症下药,对其进行弥补挽救。郑注原对此句有注解,称:“补救其缺失,多与易则抑之,少与止则进之。”此说法过于原则化,且与原文关联性不强,答非所问,故而孔疏未对之进行疏解,此举恰当。

疏文对该段最后一句:“教学之要,乃在于弘扬美德,弥补其不足。”的注解为:“‘教学之要,乃在于弘扬美德,弥补其不足’者,使学者和易以思,是弘扬美德;使学者无此四者之失,是弥补其不足,唯善于教学者方能知之。”疏文将该判断与“循循善诱”教学法的“和易以思”联系起来考虑,可谓颇具见地,但并不准确。两者讨论的是不同的事项,是从不同的角度得出的结论。该段的最后一句,乃是从教育本质这一高度进行立论,其意在强调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素质。故而,疏文的注解具有一定局限性,不够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