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多少年


公元755年,即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当年寒冬(十二月十六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聚兵15万,起兵反抗大唐朝廷。虽经朝廷平定,但安禄山余党史思明随即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前后持续八年之久,重创盛極一時的大唐帝国,民众饱受战火摧残。烽火连天,生灵涂炭,千里萧条,哀鸿遍野。诗人杜甫所写“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生动刻画了安史之乱后中原地区的惨状。

这场动乱对唐朝产生了深远影响,导致其由盛转衰,然而却并未立即覆灭。唐朝又苟延残喘了150年之久,直到907年才正式宣告终结。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点。

一、唐廷合法性未受动摇

安史之乱本质上并非外敌入侵或农民起义,而是统治阶级内部的分权之争,是一种内部矛盾。无论是安禄山还是史思明,都属于统治阶层。安禄山起兵时,宣称奉旨平叛,实则为夺取政权而战。尽管安史之乱让唐朝陷入危机,但尚未动摇其合法性。

而当唐玄宗仓皇逃至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西北23里)时,兵变爆发,矛头仅指向宰相杨国忠和宠妃杨贵妃,对唐玄宗本人未加侵害。随后,唐玄宗之子李亨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唐玄宗则成为太上皇,继续延续李氏王朝。

安史之乱后,唐代统治者汲取教训,涌现了李亨、李适、李纯、李诵、李忱、李载等一批励精图治的君主,他们委贤用能、革故鼎新,使国家一度重现安定繁荣,史称“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和“大中之治”,为唐朝注入了最后的生机。

二、经济基础相对稳定

安史之乱爆发一年内,叛军攻陷唐都长安。唐玄宗仓皇出逃,前往四川。叛军势头正盛,控制河南、陕西两省大部分地区。

叛军的巅峰状态也仅持续了一段时间。其中,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始终没有落入叛军之手,为朝廷提供了重要的后勤保障。而富庶繁华的江南地区,也牢牢控制在朝廷手中,源源不断地为朝廷提供经济支持。

例如,河南节度副使张巡等人坚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南)达10个月之久,顽强抗击叛军,成为叛军的心腹大患。朝廷利用这些力量,逐步稳住局势。

三、军事力量逐渐恢复

安史之乱初期,唐军因战备松懈及唐玄宗战略失误,连连溃败。随着战事的持续,唐军逐渐恢复元气,并涌现了一批杰出的将领,如郭子仪、李光弼、鲁炅、李奂、许叔冀、李嗣业、季广琛、崔光远、张镐、张巡等人,他们骁勇善战,屡立战功,最终击败了安禄山和史思明,挽救了大唐王朝。

安史之乱平定后,朝廷组建了一支强大的禁军——神策军。这支部队直属朝廷管辖,负责京师安全和征讨叛乱。神策军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藩镇势力,使之不敢轻举妄动。

朝廷要彻底消灭藩镇势力也是不可能的,双方逐渐达成一种默契,互不侵犯。大唐王朝得以苟延残喘了150年之久。

-------------------------

精彩历史,尽在勇哥读史

微信公众号:yonggedushi(长按复制添加)